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Akt信号通路对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疼痛中的作用。观察鞘内注射Akt抑制剂GSK690693对胫骨癌痛大鼠痛觉行为的影响,及脊髓中磷酸化Akt(p-Akt)表达的变化;探讨Akt信号通路在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产生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理。 方法实验分为三个部分: 一.建立癌痛动物模型 1.癌痛动物模型的建立 将90只大鼠随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癌痛模型组(A组60只)、假手术组(B组10只)、正常组(C组20只)。其中A组大鼠左侧胫骨髓腔内注入20μl Walker256细胞(1×108/ml),B组大鼠左侧胫骨髓腔内注入20μl生理盐水,其余操作同A组,C组做不给药处理。 2.评估癌痛动物模型,再分组 造模后第7天,根据大鼠一般情况(生长情况,体重变化)、行为学表现及影像学评估癌痛组大鼠造模是否成功,第7天从造模所有60只大鼠中筛选出30只。二.鞘内注射Akt抑制剂GSK690693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1.再分组:实验开始第7天,A组成模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癌痛组(A1组)、癌痛+NS组(A2组)、癌痛+抑制剂组(A3组),n=10。将正常组(C组)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C1组)、空白+抑制剂组(C2),n=10。A3组和C2组分别在第13、14、21鞘内注射Akt抑制剂GSK690693,A2组在第13、14、21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1组、B组、C1组均做不给药处理。 2.在第0、7、14、21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记录大鼠体重,分别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统计分析大鼠的体重变化、MWT、TWL。 三.鞘内注射Akt抑制剂GSK690693对骨癌痛大鼠脊髓p-Akt表达的影响 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p-Akt水平 建模后第21天取大鼠脊髓L4-L6区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脊髓中p-Akt的表达情况。 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p-Akt水平 建模后第21天取大鼠脊髓L4-6区段,采用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脊髓中p-Akt的表达情况。 结果: 1.大鼠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影像学X线平片、胫骨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建立Walker256大鼠乳腺癌胫骨癌痛模型。 2.造模手术所致创伤影响大鼠生长,创伤修复后又能恢复正常。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鼠生长无明显影响;癌痛模型组鞘内注射抑制剂后大鼠体重无逆转趋势,提示肿瘤影响大鼠生长,鞘内注射抑制剂对大鼠生长无明显影响,不能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 3.手术创伤影响大鼠MWT数值,诱导大鼠产生痛觉过敏,创伤修复后又能恢复正常;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鼠MWT无明显影响,不能改变大鼠机械痛觉敏感性;GSK690693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Akt信号通路,抑制癌痛,降低机械痛觉过敏,改善疼痛。 4.手术创伤影响大鼠TWL数值,诱导大鼠产生痛觉过敏,待创伤修复后,TWL数值逐渐升高,趋于正常;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鼠TWL无明显影响,不能改变大鼠热痛觉敏感性;GSK690693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Akt信号通路,抑制癌痛,降低热痛觉过敏,改善大鼠疼痛。 5.鞘内注射GSK690693对大鼠骨质结构改变无明显影响,不能逆转大鼠骨质破坏。 6.Walker256乳腺癌胫骨癌痛模型大鼠脊髓p-Akt水平明显升高,鞘内注射Akt抑制剂GSK690693后,脊髓中的p-Akt水平降低。 结论: 1.运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2.肿瘤影响大鼠生长,鞘内注射Akt抑制剂GSK690693对大鼠生长无明显影响,不能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 3. GSK690693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Akt信号通路,抑制癌痛,降低骨癌痛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降低热缩腿潜伏期,改善大鼠疼痛。 4.骨癌痛大鼠脊髓p-Akt表达增加,鞘内注射Akt抑制剂可降低脊髓p-Akt的表达,Akt信号通路参与了骨癌痛的中枢敏化,在大鼠骨癌痛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