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Advertisements into English from a Skopostheorie Persp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商业社会,广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加入WTO以来,大量商品涌入国际市场。为了赢得更多的国外消费者,汉语广告的英译变得极为重要。
  广告属于操作性文本,其最终目的和功能是说服消费者购买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广告这些独特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广告翻译有着自身的理论依据和翻译标准。广告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因此广告翻译以是否赢得商家利益为衡量其成败的尺度。
  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目的论,为广告翻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目的论强调译文的功能,强调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广告主导的文本功能为移情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文体总的翻译目的是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反应。因此,广告翻译不能固守忠实、对等之类的传统翻译标准,而应允许因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对原文进行有意识的语言变动。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在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语广告英译策略。根据翻译功能的不同,许多学者提出了翻译策略的二分法,广告文体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广告翻译应主要采取归化、交际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策略。在汉语广告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以实现广告的预期目的为原则,根据具体因素要求,采用直译、改译、删译、增译、仿译、音译、创译等翻译策略。当原文与译文在语言特征上恰好一致,且原文中有很少的文化因素而不至于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的情况下,就可以采用直译策略。直译策略一般常用于科技产品广告的翻译。但大多数情况下,直译很难使广告功能在译语文化中顺利实现,译者需要根据译文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对源语文本进行适当的修改。根据英语广告简洁的表达习惯,宜采用删译的策略,删去汉语广告中的冗余信息,保留最重要的信息;当原文中的某些信息需要补充说明以使读者更为清楚时,宜采用增译的翻译策略;为了增强译文的宣传效果,译者可以采用仿译的翻译策略,有意识的套用英语文化中的谚语、诗歌以及一些经典的英语广告,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商标时,常采用音译策略,即在发音相似的情况下,赋予译文美好的意义;广告翻译以读者为中心,有时需要采用情感传递的翻译策略,避开译语文化中的禁忌,照顾受众的心理特点,使用恰当的人称;当语言和文化差异过大,译者可考虑对原文进行完全改写,即某些学者所提倡的创译,以达到预期目的。
其他文献
石黑一雄(1954-)是当代英国最有名的移民作家之一,也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相比其他作家,他的作品更偏国际化,目的是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产生相似的感受和共鸣。《长日留痕》是石黑一雄1989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一个英国管家史蒂文斯驾车出行六日游。作品主要以两条线展开:一是有关史蒂文斯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二是他对二战前后在达林顿府的职业生涯的回忆。小说为叙事体,在细腻的语言下
学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二十世纪最雅俗共赏、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深受读者喜爱。然而,毛姆在批评家和文学学者的圈子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其有生之年,不少文学史著作对其视而不见,即使提及,也仅仅把他当作一个二流作家,认为其作品经受不住严肃批评家的审阅。今天,评论界虽然逐渐认识到毛姆创作的价值,但对于他在文学史上的定位仍然存在不少争议。  本文以毛姆的两部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和
学位
宜宾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其复数标记有其独有的特征。本研究以宜宾方言复数标记为研究对象,采取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从形式、意义和功能层面系统考察宜宾方言复数标记的特征,具体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宜宾方言中有哪些常用复数标记?(2)这些复数标记呈现出怎样的形式、意义及功能特征?(3)这些特征对理解语言变化提供了什么视角?  本研究选取30名宜宾当地人作为语料收集对象,以微信、电话等方法收集他们自然
学位
本文在认知构式语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框架下,运用压制理论(Coercion Theory),探讨英语现在完成体构式中构式与其词汇以及词汇之间的互动关系。英语现在完成体构式一直是英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话题。以往研究从传统视角、生成视角、语用视角、认知视角等方面已取得诸多成果,但鲜有文献系统探讨英语现在完成体构式内部的动态机制。  认知构式语法主张构式有其独立
学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生态话语分析。生态话语分析产生于人类文明、艺术和人文的“生态转向”时期,旨在探究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对不同生态关系的影响。  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为话语分析可能性,方法范式与应用型研究,不同领域的语言学学者正在从多个角度尝
学位
托马斯·C·哈里伯顿(Thomas Chandler Haliburton,1796-1865)是加拿大文学界“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和幽默大师。其代表作《钟表商》(1836年)由33个小故事汇集而成,讲述了美国钟表商山姆·斯利克(Sam Slick)在英属新斯科舍殖民地兜售钟表的经历及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小说以十九世纪的新斯科舍为加拿大建国前的缩影,描绘了当地民众承受着英国政府独裁统治、
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对多元的国家,在这片曾经被殖民过的土地上,白人与土著人的声音至今仍在撞击回响着。当代土著作家借助小说叙事,再现了欧洲定居者与原住民之间交往及冲突的争议历史,并为白人与土著人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对于此类小说文本的解读,不但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澳大利亚的民族关系,更助推了民族身份的认同。因此,本文通过重读吉姆·斯科特的小说,拟借助凝视理论解读土著身份的破碎与重构。  基于《心中的
莎拉·珍妮特·邓肯(Sara Jeannette Duncan,1861—1922)是加拿大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小说《帝国主义者》(The Imperialist)(1904)以加拿大人的社会政治生活为缩影,探讨了20世纪初期加拿大国家民族主义中的重要主题—“帝国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加拿大在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意识形态。小说描写了加拿大联邦建立后在政治主张上有两
石黑一雄是当代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创作于2000年的《上海孤儿》是他的第五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位英国侦探在20世纪初期的上海调查找寻失踪双亲的故事。此小说是体现他“国际化”写作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并于2000年获得了布克奖提名。  本文运用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了《上海孤儿》中20世纪上海的异质性,探究了在特殊空间里人们投射出的不同意识。作为空间理论的一种,异托邦
学位
描述古巴核导弹危机的历史小说《午夜将至》,在美国深受各大媒体和名人的好评。目前,《午夜将至》的中文译本仅有译林出版社编辑陶泽慧和赵进生合译的版本。此译本于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本文以陶泽慧和赵进生的中文合译本《午夜将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尝试探讨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历史小说的翻译原则与方法。通过对译文的分析,梳理历史小说翻译过程中的关键之处,以期对历史小说翻译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