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涂料改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叶效应”的超疏水现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荷叶效应”引入工业用环氧涂料中,制备了超疏水环氧涂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荷叶效应”的实际应用。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并通过红外、核磁、GPC对其进行了表征。将所制得的三元共聚物与环氧涂料共混,对环氧涂层进行改性研究。考察了共聚物加入量、固化剂种类、固化剂用量、固化时间、固化温度等因素对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当共聚物单体投料比(质量比)FA﹕MMA﹕St为3﹕3.5﹕3.5,共聚物加入量为环氧涂料质量的4t[%],固化剂选用高温固化剂乙二醇双偏苯三酸酐酯(TMEG),用量为10 wt[%],固化时间为2h,固化温度为120℃时,改性环氧涂层的水接触角高达152°;为了进一步改善环氧涂层的疏水性,在环氧体系中进一步加入了纳米SiO2,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量为环氧涂料质量的10[%]时,环氧涂层对水的滚动角小于5°。XPS测试表明在C、O、F三种元素中,F元素在环氧涂层表面含量为33.3[%],而在环氧涂层内部含量仅为1.9[%],F元素在涂层表面的浓度明显高于涂层内部的浓度。这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F元素在涂层表面得到了明显的富集。SEM扫描显示,环氧涂层表面分布了许多乳突状突起和微孔洞,并具有微米和纳米尺寸相结合的复合杂化结构。本文初步探讨了该类超疏水环氧涂层的形成机理,认为F元素的富集及微纳米粗糙结构的形成是由于本研究设计的“快迁移,慢固化”过程,并对该过程及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最后对改性环氧涂层进行综合评价,改性环氧涂层附着力为1级,铅笔硬度为3H,表明改性环氧涂层优良的机械性能并未受到影响;通过耐化学药品腐蚀性测试及加速腐蚀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涂层的耐腐蚀能力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运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组态王6.5作为开发平台,并结合变频器技术开发出一套应用于两级船闸的PLC控制及监控系统。组态王软件的应用使得开发变得简单,提高了系统的控制品质。
随着电子设备的进步,对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锂离子电池相对安全,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目前已经控制了全球可充电电池市场,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EVs)、间歇性能源(风能、太阳能等)供能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空间技术及国防工业中。目前的商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存在成本高、毒性大和钴矿石资源有限等缺点。取代LiCOO2的最具吸引力的正极材料之一是层状和尖晶石结构的锰
学位
本论文通过选用不同牌号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及不同类型的相容剂,制备了无规共聚聚丙烯改性聚碳酸酯样品。借助转矩流变仪、热重分析仪(TGA)、万能材料试验仪、冲击试验仪、差示
导电聚合物具有导电性、容易合成、环境稳定性等优点,在电极材料、光电子器件、传感器、金属防腐蚀以及电催化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注意。其中聚3-(4-氟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其优越的发光特性、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极大关注,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OLED本身仍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器件的发
北京赛福斯特技术有限公司近期成功中标中国首台研究型搅拌摩擦焊重载机器人承制项目。该套搅拌摩擦焊机器人系统适用于焊接0.3~8mm的铝合金材料,主轴最大转速4500rpm,可以实
以3,5-二羟基苯甲酸、对硝基氟苯、水杨醛、5-氯甲基-8-羟基喹啉和5-甲酰基-8-羟基喹啉等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了新型双希夫碱配体bis-schiffbase-1、bis-schiffbase-2和双8
自21世纪以来,荧光材料因其所特有的分子结构以及出色的特性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医药学方面、生物学方面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