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生态护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护坡的定义、生态护坡植物种植对水质的净化,而对于如何合理的选择生态护坡材料及生态护坡材料与河流水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鲜有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生态护坡材料与河流水质关系的实验研究:(1)护坡材料的使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2)河流水质对护坡材料的影响分析;(3)生态护坡材料对降解污染物、保护河流水质、提高河流自净能力的作用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混凝土护坡材料对河流水质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混凝土护坡材料在使用初期释放碱度,使周围环境pH升高。混凝土护坡材料表面局部环境的pH值可达10.2~13,不利于生态护坡种植植物的生长。碱度释放程度和释放速度与护坡材料的种类和孔隙度有关。土壤对混凝土材料释放碱度有一定缓冲作用,可使混凝土周围pH值降低1.5~2.0左右。(2)混凝土护坡材料在水中释放的碱度物质与河流中物质产生化学沉淀作用,对河道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及含氮、磷化合物有一定去除效果。(3)提出新概念“污染物-面积负荷率”,指与河水接触的单位面积护坡材料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降解污染物的质量。此定义中的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4)在放置护坡材料的实验装置初期运行的1~7天,河水中有机物的下降以物理吸附作用为主,平均有机物去除率在16%~26%,COD-面积负荷为3.7~6.9 g / m2?d;连续运行10天后,有机物去除率有所降低,平均有机物去除率值4.67%~13.32%,COD-面积负荷率为0.77~3.26 g / m2?d。(5)混凝土护坡材料对水中氮、磷也有不同程度净化作用。混凝土护坡材料对TN的净去除率为26.2%~41.5%,TN-面积负荷率为78.0~178.0 mg / m2?d;对TP的净去除率为43.9%~67.3%,TP-面积负荷率为11.2~20.5 mg / m2?d。本文设计了模拟动态水流的小型实验装置,确定了实验方法,论文在实验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快速现场测试护坡材料碱度方法,对实际工程选材及施工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创新性的提出生态护坡材料净化水质的评价指标。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河道护坡材料和水环境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