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材料与河流水质关系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f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生态护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护坡的定义、生态护坡植物种植对水质的净化,而对于如何合理的选择生态护坡材料及生态护坡材料与河流水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鲜有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生态护坡材料与河流水质关系的实验研究:(1)护坡材料的使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2)河流水质对护坡材料的影响分析;(3)生态护坡材料对降解污染物、保护河流水质、提高河流自净能力的作用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混凝土护坡材料对河流水质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混凝土护坡材料在使用初期释放碱度,使周围环境pH升高。混凝土护坡材料表面局部环境的pH值可达10.2~13,不利于生态护坡种植植物的生长。碱度释放程度和释放速度与护坡材料的种类和孔隙度有关。土壤对混凝土材料释放碱度有一定缓冲作用,可使混凝土周围pH值降低1.5~2.0左右。(2)混凝土护坡材料在水中释放的碱度物质与河流中物质产生化学沉淀作用,对河道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及含氮、磷化合物有一定去除效果。(3)提出新概念“污染物-面积负荷率”,指与河水接触的单位面积护坡材料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降解污染物的质量。此定义中的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4)在放置护坡材料的实验装置初期运行的1~7天,河水中有机物的下降以物理吸附作用为主,平均有机物去除率在16%~26%,COD-面积负荷为3.7~6.9 g / m2?d;连续运行10天后,有机物去除率有所降低,平均有机物去除率值4.67%~13.32%,COD-面积负荷率为0.77~3.26 g / m2?d。(5)混凝土护坡材料对水中氮、磷也有不同程度净化作用。混凝土护坡材料对TN的净去除率为26.2%~41.5%,TN-面积负荷率为78.0~178.0 mg / m2?d;对TP的净去除率为43.9%~67.3%,TP-面积负荷率为11.2~20.5 mg / m2?d。本文设计了模拟动态水流的小型实验装置,确定了实验方法,论文在实验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快速现场测试护坡材料碱度方法,对实际工程选材及施工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创新性的提出生态护坡材料净化水质的评价指标。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河道护坡材料和水环境关系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珍贵资源,但它的开发利用对矿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国家强制推行原地浸矿工艺。然而,
随着大跨度空间体系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复杂结构随之涌现,对结构形式和节点连接形式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在保证节点可靠传力的同时,往往对节点的精度、自重、安
随着当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将日益增多,竣工结算审计的质量也越来越难以保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机会主义行
海工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由来已久,已经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氯离子的侵蚀,使得钢筋锈蚀十分普遍,这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
风电叶片是风电机组中最关键、最昂贵、最易破坏的部件,保障风电叶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风电产业具有极其重要性,及时开展包括叶片静力加载试验在内的结构性能测试是非常紧迫且有必要的。目前国内对风电叶片静态性能试验测试还不够完善,大多为风电叶片单轴静力加载下变形,缺乏双轴荷载加载测试,测得值很可能小于风电叶片实际工作时性能参数设计值,与工程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其次应变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为接触式测量方法,在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人们在抵御地震灾害的长期斗争中,逐步积累起许多减轻灾害的实践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地震的成因及其破坏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上
为研究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共进行了2根简支梁在跨中两点对称荷载作用下的试验。2根试件均为完全剪力连接,主要变化参数为钢梁强度等级。加载方式
地震对结构的破坏是由地面运动而引起的建筑物受迫振动所致。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设置隔震系统,使结构在基础层与上部结构之间能够做有限的柔性滑动,从而减小结构的水
高层建筑具有高、重、大等特征,这就要求基础和地基要有足够的强度承担上部结构的重大荷载和地震引起的巨大倾覆力矩,以保证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支盘桩作为一种较为先进
本文主要研究了Cu2+、Cr6+污染重塑黄土的抗剪强度和渗透性两个主要的力学性能,试验主要包括直剪试验和渗透试验两部分,在试验过程中结合了电阻率方法对试验进行了分析。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