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下RC结构基于性能的刚塑性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人们在抵御地震灾害的长期斗争中,逐步积累起许多减轻灾害的实践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地震的成因及其破坏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上世纪不同时期产生过多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的结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或减轻了地震造成的灾害。上世纪末,在广泛使用反应谱理论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基础上,国际抗震界出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PBSD)和基于位移抗震设计(DBSD)理论,指出在强震作用下位移和塑性耗能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采用三水准,两阶段设计,并将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两个主要方法纳入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基于性能设计的理念,但是还不能完全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所期望的控制结构在未来不同抗震设防等级下的破坏状态和抗震性能指标。目前我国抗震设计正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   本文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理论的特点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基于延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震下的荷载-位移关系特点,采用动力刚塑性分析模型,建立了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刚塑性抗震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⑴根据强震作用下能量耗散机制和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位移控制原则,发展了一种适合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为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方法包括两个主要步骤,一是控制结构模式形成合理的倒塌机构,通过虚功原理建立单自由度力学模型;二是利用刚塑性反应谱计算结构的动力需求。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大量算例表明可提供满意的精度。   ⑵以屈服加速度 为参数,选用了EL Centro波,Taft波和兰州波等多条典型地震加速度记录作为输入,利用Matalab编制计算程序完成时程分析,给出了刚塑性单自由度系统的位移反应谱曲线,由这些曲线的包络得到了刚塑性反应设计谱。根据地震设防水准调整地面加速度的峰值,便可将其用于抗震设计。   ⑶根据剪力墙的变形和受力特点,通过虚功原理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单自由度模型。在分析中考虑了墙肢弯矩-剪力相互作用,引入了适当参数对反应谱修正后按照与平面框架相同的步骤,完成剪力墙的刚塑性设计。算例表明,由此给出的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相差在10[%]以内。   ⑷基于强震下滑移隔震结构的反应特点与耗能机理,利用刚塑性力学模型描述滑移支座的力学行为,运用RPSD方法确定支座与上部结构的抗震需求后,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算例表明采用的模型合理,计算结果精确。   ⑸考虑到在双向强震作用下,塑性变形阶段柱端塑性铰双向弯矩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采用了广义应力空间的屈服函数及其相关流动法则,推导出了理想刚塑性模型的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一种双向地震作用下基于性能的刚塑计算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建筑结构日益向着体系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超高层是未来研究的主题。巨型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发展的需要。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具有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长距离大型输水工程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工程爆管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工程人员的注意。长距离有压输水管道中易发生水柱分离与
当桩基遭受地震作用时,桩与承台连接处的剪力和弯矩值都为最大,为避免连接处过早发生破坏,需要对连接处构造进行加强,此外,桩-土作用体系关系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使桩基水平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宏观图像、扫描电镜(SEM)、极化曲线(PC)、电化学阻抗谱(EIS)和能谱(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X70钢在重金属硝酸锌和硝酸铜污染砂土中的腐蚀行为及机理。
在网架结构中,焊接空心球节点以其构造简单,连接方便,不产生节点偏心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网架跨度的增大、造型的日渐复杂,焊接空心球节点也朝着大尺寸方向发展,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珍贵资源,但它的开发利用对矿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国家强制推行原地浸矿工艺。然而,
随着大跨度空间体系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复杂结构随之涌现,对结构形式和节点连接形式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在保证节点可靠传力的同时,往往对节点的精度、自重、安
随着当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将日益增多,竣工结算审计的质量也越来越难以保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机会主义行
海工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由来已久,已经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氯离子的侵蚀,使得钢筋锈蚀十分普遍,这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
风电叶片是风电机组中最关键、最昂贵、最易破坏的部件,保障风电叶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风电产业具有极其重要性,及时开展包括叶片静力加载试验在内的结构性能测试是非常紧迫且有必要的。目前国内对风电叶片静态性能试验测试还不够完善,大多为风电叶片单轴静力加载下变形,缺乏双轴荷载加载测试,测得值很可能小于风电叶片实际工作时性能参数设计值,与工程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其次应变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为接触式测量方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