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蛋白加工酶furin对B细胞调节性亚群及功能的影响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i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弗林蛋白酶furin是机体广泛存在的一种前蛋白加工转化酶,通过对多种蛋白进行加工及转录因子调控在多种生理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揭示,furin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越发密切:furin在多种自身性免疫疾病中发挥着调控或促进作用;在骨髓巨噬细胞的转化和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以及介导调节性T细胞相关的外周耐受、Th1/Th2平衡和TCR诱导的转录激活等免疫相关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furin在B细胞中的研究仍几近空白,并且其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仍有待阐明。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B细胞群体。而CD19+CD5+CD1dhi Breg和CD19+CD9+B细胞皆为体内外功能实验证实的具有明确免疫抑制功能的小鼠调节性B细胞亚群。furin如何影响B细胞?其在B细胞的调节性亚群及功能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目前furin与B细胞及其调节性亚群的关系未有明确的研究和报道。目的:研究furin在活化B细胞中的整体作用、对B细胞的调节性亚群细胞的体内生成、体外活化及功能的影响,以及B细胞在炎症动物模型中的整体调节作用的变化,探究furin对B细胞以及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有助于完善furin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研究。方法:q-PCR法检测体外活化B细胞中furin基因表达;建立B细胞敲除furin小鼠并进行基因及蛋白鉴定,CCK-8法检测furin敲除后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转录组差异分析研究B细胞缺失furin后活化B细胞中的差异基因;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及调节性亚群CD5+CD1dhi Breg和CD19+CD9+B细胞的生成、活化及功能因子IL-10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调节性亚群CD5+CD1dhi Breg体外抑制CD4+T细胞增殖及活化情况;接触性超敏反应和脓毒症休克模型验证B细胞整体调节功能的变化。结果:1.体外LPS刺激5小时B细胞中furin表达上调,之后呈现下调趋势;敲除furin后不影响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B细胞比例和数量;2.缺失furin的B细胞活化后,与B细胞调节功能相关的表型、细胞因子等相关基因均下调;3.B细胞缺失furin的小鼠脾脏各Breg亚群比例、数量和刺激后扩增减少以及IL-10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4.B细胞缺失furin后,脾脏CD5+CD1dhi Breg体外抑制CD4+T细胞增殖及活化能力减弱。5.B细胞缺失furin后,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和脓毒症休克炎症模型加重,B细胞整体抑制炎症能力减弱。结论:本研究发现了 furin可能参与B细胞的活化;缺失furin的B细胞活化后,与调节性亚群特异性表面标志、细胞因子及与Breg生成和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敲除鼠B细胞调节性亚群的生成、分化和功能分子IL-10表达均显著下调,CD5+CD1dhi Breg体外免疫抑制功能和B细胞整体抑制炎症能力均存在损伤,提示furin可能有助于B细胞调节性亚群生成、扩增及负性调节功能的发挥。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在西方国家是男性发病率第一位、死亡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成为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沉重负担。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包括种族、遗传以及年龄,后来研究发现,饮食和生活习惯(包括过多动物脂肪摄入、能量过剩、缺乏体力活动)已经成为发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世界范围内流行病学统计发现,病人致死原因中,肿瘤为第2位,糖尿病为第12位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退变性腰椎侧弯(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6%to 68%之间。退变性腰椎侧弯往往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间歇性跛行、腰背痛、下肢痛及麻木等症状。目前,针对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的手术方法有多种,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责任节段进行充分的减压,同时行融合内固定稳定脊
学位
骨肉瘤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极高,具有极强的转移能力。目前治疗骨肉瘤的方法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和辅助化疗。然而,在过去20年中,骨肉瘤术后和复发患者的生存率几乎没有改善,约50%的患者在晚期均发生了致命的远处肺转移,骨肉瘤的转移仍然是骨肉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骨肉瘤发病及转移的分子相关机制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
学位
研究背景: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于全世界第三位,一直是当代研究热点,其中复发转移是患者病情进展、死亡的最主要缘由。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和新型诊疗技术的运用,患者生存率较前有改善,但总体预后不佳,因此研究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对抑制结肠癌转移、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异常组蛋白表观修饰在恶性肿瘤发生演进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结肠癌侵袭转移领域研究尚少。我们前期通过文献找出常见的组蛋白表观修饰酶,同时对GE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众所周知,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左右。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许多病人在确诊病情时已经进入中晚期,并且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进行组织活检或者行手术治疗,液体活检应运而生。然而各方文献报道液体活检的敏感性仅为0.28-0.98。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预测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的列线图模型作为液体活检
学位
目的探讨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的手术难度分级,与腹腔镜解剖性肝左外叶、左半肝、右半肝切除术比较难度,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非解剖性肝切除术;(2)肝左外叶切除术;(2)左半肝切除术;(3)右半肝切除术。排除标准:(1)急诊手术;(2)肝切除手术史;(3)血管/胆管重建;(4)术中多个肝切除术式;(5)术中腹腔严重粘连;
学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前卵巢储备耗竭,对女性身心及生殖健康危害极大。探索POI的发病机制对于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全外显子测序探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致病基因的研究目的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搜寻POI的候选致病基因,在扩大样本中对候选致病基因突变进行验证,初步确定PO
学位
目的:拟探讨单纯环肺静脉隔离术式(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与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房顶部线消融术式(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Combine With Left Atrium Roofline Ablation,CPVI+LARA)对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成功率是否有差异,进而优
学位
研究目的探讨MRI单指数、双指数及峰度模型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值及PSA相关指标评价前列腺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7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MRI影像资料(包括常规序列、DCE、IVIM 和 DKI 序列)及术前的 tPSA、fPSA、f/tPSA、PSAD 值,其中前列腺癌患者32例(共36个ROI),非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或前列腺炎)患者43例(共43个RO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及穿
学位
背景及目的目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占男性死亡率28%,女性26%,在我国,肺癌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这使得肺癌治疗的改善成为热门的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普遍单独或联合应用通常用于治疗肺癌。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引起不同的副作用,以化疗为主的方案似乎已经达到了治疗的平台期。目前,虽然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改变了NSCL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