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傈僳族世代相传,保留了与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相关的丰富的民间口承文学。傈僳族口头传统具备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叙事诗等完备的口头叙事“文类”体裁。这些丰富的叙事文本展示了傈僳族从狩猎、采集到农耕、畜牧等各种“场合”的叙事演述情景,也显示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口承文学叙事能力。笔者以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为观察和分析对象,以“诗性叙事”的理论概念,结合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文本中的韵文叙述、诗意表达、民族个性做具体的分析。旨在对傈僳族民间口头传统诗性叙事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梳理,以具体的文本分析结合民族的叙事语境,尝试性探究傈僳族诗性叙事的规律和经验。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将探讨傈僳族民间口头传统叙事方式及傈僳族传统叙事方式在叙事文本中的呈现;第二部分笔者分别从传统农耕生产语境、习俗礼仪语境、婚恋习俗语境、宗教祭祀语境来具体分析傈僳族诗性叙事的传统和特色,把所谓“静态的文本”进行语境还原,形成口头传统活态的研究与具体的分析;最后一部分以傈僳族著名的叙事诗歌“三大调”:《重逢调》、《逃婚调》和《生产调》为例,对傈僳族叙事诗歌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叙事学分析,分析叙事诗歌叙述的传统手法和基本的叙事方式。论文最后对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的研究形成这几个方面的结论:1、傈僳族具有久远而成熟的诗性叙事的口头传统;2、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具有“以歌代言”的普遍形式;3、傈僳族叙事诗歌文本中表现出诗性叙事的多重叙事语境;4、傈僳族叙事诗歌文本中传承了成熟的诗性叙事的传统技巧,显现出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中独具民族特色的高超的叙事艺术性和叙事能力。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丰富多彩、鲜明独特,是傈僳族悠久历史,古老传统的延续,是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缩影,其口头传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