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真菌含有一系列具有药理和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有的天然产物还具有很好的抗细菌活性和抗真菌活性。因此,从高等真菌中寻找抑菌活性物质,可以为生物源农药的加工与合成提供试验依据,是开发无公害新农药的一条有效途径。粗糙肉齿菌(Sarcodon scabrosus)属齿菌科真菌,据文献报道,其子实体含有一系列鸟巢烷型二萜,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猴头菌(Hercium erinaceus)是著名的食药用真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还有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萃取、柱层析、结晶等常规化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并结合薄层层析追踪,从猴头菌子实体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4个样品,通过物理常数、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4- (3’, 7’–二甲基-2’, 6’-二烯)-2-甲酰基-3-羟基-5-甲氧基苯甲醇-棕榈酸酯(hericene A,化合物1)、4- (3’, 7’–二甲基-2’, 6’-二烯)-2-甲酰基-3-羟基-5-甲氧基苯甲醇-亚油酸酯(hericene D,化合物2)、3β-羟基-麦角甾-5, 7, 22-三烯(化合物3)、3β-羟基-5α, 8α-过氧化麦角甾-6, 22-二烯(化合物4)。其中,化合物1和2是带有脂肪酸侧链和苯环结构的酚类物质;化合物2为本研究组新发现的化合物,它具有与hericenes类物质相同的母核结构,脂肪酸为亚油酰基;化合物3和4属于麦角甾醇类物质。麦角甾醇是大型真菌中含量较多的物质,其对细菌和病原真菌无抑制作用,并以其为原料,合成了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离体条件下,进行了对粗糙肉齿菌中的scabronine G、scabronine H和猴头菌中的ergosterol peroxide和hericene A抑制5种细菌和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实验。抗细菌实验中,本研究中的三种浓度梯度下,链霉素对各种细菌都有很强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mg/ml浓度下,粗糙肉齿菌中scabronine G和scabronine H对五种细菌有很强的活性,尤其是scabronine G与同浓度的对照链霉素的抗菌活性强度几乎接近,说明其抑菌范围广,且抑菌活性强;同浓度下,猴头菌中ergosterol peroxide和hericene A对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比前两者活性低。结果还显示,ergosterol对细菌基本无抑制活性。抗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实验中,1mg/ml浓度下,多菌灵对六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率都很高,对油菜菌核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8.23%,scabronine G和scabronine H对真菌也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scabronine H对花生根腐菌的最高抑制率能达到75.99%;而ergosterol peroxide、hericene A及ergosterol对真菌没有明显抑制作用。1×10-1mg/ml浓度下,多菌灵药液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大大下降,除了对油菜菌核抑制率为66.65%,其余基本在40%以下;同浓度下,scabronine G和scabronine H对真菌的抑制活性也大大降低。鉴于cyathane型二萜scabronine G和scabronine H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探索其抗菌机理,有望为新型微生物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一些初步信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