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素与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心绞痛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研究研究背景:抵抗素是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最初研究表明抵抗素可能是联系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细胞因子。但啮齿类动物抵抗素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而人类抵抗素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研究证实在小鼠和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抵抗素蛋白,且抵抗素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中具有潜在作用。抵抗素水平在冠心病患者显著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的炎症标志物。但不同的心绞痛患者间,抵抗素水平是否存在变化国内尚无报道。目的:观察不同心绞痛患者循环抵抗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循环抵抗素水平与代谢指标、炎症指标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序贯入选因疑诊冠心病而在阜外医院行择期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组(UAP,46例)、稳定心绞痛组(SAP,37例)和对照组(31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免疫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和内皮素-1(ET-1)水平;ELISA法检测不同人群血浆抵抗素、大内皮素的水平。结果:UAP组血浆抵抗素水平(12.09(8.40,18.08)ng/ml)显著高于SAP组(9.04(7.09,11.44)ng/ml)(P<0.05),以及对照组(8.71(6.58,11.56)ng/ml)(p<0.001);而SAP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我们证实了抵抗素与年龄(R~2=0.06,P=0.009)、白细胞计数(R~2=0.05,P=0.013)以及hs-CRP(R~2=0.05,P=0.014)之间呈正相关,而且还发现血浆抵抗素与大内皮素(R~2=0.05,P=0.013)以及FT-1(R~2=0.07,P=0.005)水平呈正相关。在校正年龄、性别和腰围后,除了大内皮素外,这些相关性仍存在。结论:血浆抵抗素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UAP患者显著升高,而且与白细胞计数、hs-CRP及ET-1水平独立正相关。提示抵抗素可能通过影响系统的炎症反应和内皮活化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第二部分CRP对人单核细胞抵抗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抵抗素是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既往被认为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但近几年研究表明,抵抗素参与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的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还能调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基因的表达。CRP不仅是一个炎症标志物,还有可能直接参与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多项研究表明循环抵抗素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但CRP与抵抗素的因果关系如何,是系统低度炎症反应引起抵抗素分泌?还是抵抗素同IL-6等类似、是CRP的另一诱导因子,目前无相关的研究。目的:本部分主要研究CRP对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RP(0,5,10,25,50μg/ml),培养24小时,以检测CRP影响抵抗素表达的剂量效应。另一组实验检测CRP影响抵抗素表达的时间效应,即在培养基中加入25μg/ml CRP,分别培养不同的时间(0,3,6,12,24小时)。分别用real time PCR和ELISA方法检测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中抵抗素的浓度。结果:CRP呈剂量依赖性诱导抵抗素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抵抗素mRNA水平相比,5μg/mlCRP刺激单核细胞24h,抵抗素mRNA表达显著增加2.1倍(p<0.05)。当CRP浓度为25μg/ml,该效应最大,为9.8倍(p<0.05)。对照组培养基中的抵抗素水平很低,甚至检测不出。但是与5μg/ml CRP孵育后,培养基中抵抗素水平为0.35±0.01ng/ml(p<0.05)。当CRP为50μg/ml时,这种刺激效应最大,抵抗素是水平为1.19±0.30ng/ml(p<0.05)。CRP诱导抵抗素的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25μg/mLCRP与人单核细胞孵育不同的时间发现,抵抗素m RNA在CRP刺激3小时后即开始明显升高,为基础水平的2.9倍(P<0.05),并随刺激的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增加,于24小时达峰值(10倍,P<0.05)。而培养基中的抵抗素蛋白水平经CRP刺激3小时后仍未检测出,6小时后,抵抗素蛋白水平才显著升高,为0.21±0.12ng/ml(p<0.05),也于24小时达峰值,为0.89±0.16ng/ml(p<0.05)。结论:促炎因子CRP可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人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循环中抵抗素水平升高的机制之一,也进一步证实了CRP在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直接作用。第三部分他汀类药物对CRP诱导的抵抗素表达的调节作用背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并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几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传统的降脂外,还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抵抗素是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也参与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第二部分结果表明CRP可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人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他汀类药物是否能影响CRP诱导的单核细胞抵抗素表达,目前尚无相关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比较辛伐他汀、洛伐他汀、血脂康几种他汀类药物对CRP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抵抗素表达的影响,并对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1,1,10μM)、洛伐他汀(0.1,1,10μM)或血脂康(25,50,100μg/ml)预孵育2小时,再与25μg/ml CRP共同培养24小时,以检测药物对CRP诱导的抵抗素表达的影响。另一组信号通路实验中,单核细胞分别与不同他汀类药物以及甲羟戊酸(100μM)或法尼基焦磷酸(FPP)(10μM)或牻牛儿基栊牛儿基焦磷酸(GGPP)(10μM)预孵育2小时,再与25μg/ml CRP共同孵育24小时。分别用real time PCR和ELISA方法检测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中抵抗素的浓度。结果: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与单核细胞预孵育2小时能剂量依赖性抑制25μg/mlCRP诱导的抵抗素表达。1μM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均能显著抑制抵抗素m RNA水平表达,分别为CRP刺激组的55.4±4.2%,59.6±5.1%(P<0.05),以及蛋白水平表达[0.54±0.02ng/ml,0.58±0.08ng/ml,与CRP刺激组(0.89±0.16ng/ml)比较P<0.05]。甲羟戊酸和GGPP几乎完全逆转两种他汀类药物对CRP诱导的抵抗素表达的抑制作用。50μg/ml血脂康亦显著抑制抵抗素m RNA水平表达,为CRP刺激组的34.9±5.4%(P<0.01);下调抵抗素蛋白水平表达,为0.47±0.07ng/ml(P<0.01)。甲羟戊酸和GGPP只能部分逆转血脂康对CRP诱导的抵抗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三种他汀类药物均能完全或部分通过抑制类异戊二烯代谢及GGPP依赖的信号通路,不同程度地抑制CRP诱导的抵抗素的表达。进一步支持了他汀类药物的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作用。
其他文献
新闻的真实性不能靠新闻更正来维护,新闻更正越多并不是说明处理假新闻越有成绩,相反新闻更正越多说明我们新闻工作的问题越多。 The authenticity of news can not be main
反垄断起诉资格作为反垄断民事诉讼的门槛性要件,是反垄断法私人实施机制的关键所在。通过对美国《克莱顿法》第4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50条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两
岁末年初,又到了盘点、总结和展望的时候,对于广告研究而言,我们始终关注的是学术研究的进展、问题以及未来的方向。12月11号,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的400多名教师参加了在广州
我曾在《震灾面前的本色报道》一文(见《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是成功的”,这当然仅是指地震报道的初期而言,那时的报道确实是感动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
为了进一步探讨锰的神经毒理学机制,本研究着重探讨神经发生在锰中毒神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首次发现了锰对脑内神经发生的影响,并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来治疗锰中毒并取得
目的:研究二氟沙星在健康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以及桔梗总皂苷与二氟沙星联合应用后,桔梗总皂苷对二氟沙星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和肺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95只健康鸡随机地
背景:神经系统变性病、脑卒中后遗症、颅脑及脊髓损伤等难治性疾病,多为大量神经元坏死、功能缺失。成年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能力差,几乎无法产生新的神经元,完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英语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我国对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学习型语音控制电视机遥控装置,它整合当前流行的语音控制技术,无线信号传输技术、红外信号调制等技术,实现了非特定人语音控制电视机的目的,无需改造电视
本文设计的伺服系统首先通过RS485串行接口实现上位机(PC机)与下位机(单片机)的远程通讯,完成程控跟踪数据和触发控制信号的传输;其次,通过以AT89S52为核心的主控板,实现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