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批判素养及其形成路径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批判素养是批判素养在教师职业工作中的特殊表征,它是教师在问题意识指引下,以科学而独立的思维活动,对自身或者他人的任何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所做出的质疑、判断、批评与重构,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批判意识、批判能力、批判精神与勇气的综合。  教师的批判素养既体现在教师对于外在于自身的教育现象、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实践行为的合理性加以审视分析,从中找出不合理的因素并提出更为科学的构想,也体现在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加以反思修正,并及时对自己当下的精神品质、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加以调整和改变上。  从教师批判素养的结构来看,它是以专业知识作为其支撑点,以批判性理念作为行动纲领,以批判能力作为其核心成分,以批判精神与勇气作为其外在的表现和辅助工具。只有当批判理念、批判能力、批判精神与勇气协作发力,才能将教师批判素养的价值意义真正完整而充分地展现出来。  教师的批判素养既是一个人思维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人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但在当下,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压抑和扭曲,以及教师个体自身角色的限定和知识结构的制约,教师的批判素养与理想的标准和状态之间,尚存在较大距离。因此,培育和发展教师的批判素养,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教师批判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批判素养的生成、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要促使教师的批判素养更好地形成和发展,既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自主修炼和努力,也离不开教师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此外,学校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宽容民主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在教师个体、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教师的批判素养才有可能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其他文献
大多水害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往往是防治水技术管理上出现漏洞或者技术管理不到位。因此,加强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提高防治水技术管理水平,可以为煤矿安全
毽球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毽球运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自1984年原国家体委将毽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毽球运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我军对军队院校的教育体系也相应进行了变革,将原有的院校体系调整为以任职教育为主体、以学历教育为补充的新型院校体系。任职教育院校成为了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