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探索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途径、方式和内容。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了解我国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现状,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目标、原则、途径、内容、方式以及学生掌握的情况和不同人群对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构建体育课程安全教育的方案,并且进行行动研究,为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国外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规范,内容丰富。国外体育及其相关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可以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更加深化,使体育课程安排安全教育内容成为必然趋势。2.我国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用于安全教育的时间零散。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措施主要是督促体育教师进行规范化管理,体育教师实施安全教育的方式仅仅限于理论讲解。学生们在体育课程中受伤情况时有发生。3.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安全教育,认为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合适。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的任务就是锻炼身体,与安全教育的关系不大。小学生喜欢在体育课程中进行安全教育。中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体育课程是实施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4.本文作者构建的体育课程中的方案体系认为: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原则是实用性以及技能训练与安全意识培养相结合;结合的途径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全教育的结合;安全教育的内容是小学阶段—穿合适的运动服、知道安全的运动环境、交通安全、躲避运动中的危险,初中阶段—跳跃时的正确动作、摔倒时的保护方法、消防安全、避险、运动创伤的紧急处理,高中阶段—自卫防身术、野外生存、急救;课时安排是每节课都进行三到五分钟,并且安排在课的开始。本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5.行动研究证实安全教育内容可以与体育课程很好的结合,教学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采用游戏、情景教学以及技能训练和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进行。并且教学内容可以呈现序列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