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SCI)切断了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之间重要的神经通路,伴有功能的丧失。按照脊髓损伤部位的不同,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表现为截瘫(下肢瘫痪)和四肢瘫痪(颈部一下的躯体瘫痪)。CNS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损伤后难以再生的特性决定了SCI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成年哺乳动物的CNS不具备再生的能力,但是,神经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表明,哺乳动物的CNS在成年期都在不断地进行再塑性,并保持对促进细胞存活和再生信号发生反应的能力,如采用适当的治疗手段,至少在SCI动物模型中可以获得部分形态和功能的康复。自从神经生长因子(NGF)被人类所认识以来,已经有10多种神经生长因子被发现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再生及正常情况下维持神经细胞的存活起着十分主要的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作为神经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分子量为7649Da,它对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机体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GF-1无论是全身用药还是局部用药够可以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目前关于IGF-1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其在糖尿病、肿瘤等方面的治疗。而关于IGF-1修复脊髓损伤及其相关机制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本实验通过在损伤脊髓局部注射IGF-1后,观察在急性脊髓损伤期4个不同不同时间点(6、12、24、48小时)大鼠肢体的运动功能,同时通过PCR技术检测IGF-1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结果证实IGF-1能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损伤脊髓局部的微环境,并且能提高损伤脊髓段GDNF的表达,这可能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