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但由于施工环境的不断变化,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干扰事件,造成施工效率损失,引发工期和成本的增加,形成工程索赔。而一旦发生了施工效率损失,其成因的认定和计量方法的准确性就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若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则容易引发纠纷,致使工期延长,工程成本增加,甚至将影响工程质量,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公平合理地处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规范其成因认定方法和计量方法,可以为承发包双方合理分配责任,明确补偿方式等提供依据。然而,我国在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方面缺乏系统性地深入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对施工效率损失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有关于索赔问题的相关条款,但并未明确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的处理方法,即使可以套用相关处理程序,也缺乏具体可行的补偿方法。不能全面高效地指导承发包双方处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很难适应实际工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有关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施工效率损失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对施工效率损失的含义进行了简略的界定和阐释,为开展研究和探讨问题奠定基础。引入了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可知,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交易性质,使其具有交易频率高、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多以及较高的资产专用性等特点,由于交易双方的有限理性和疏忽、契约语言模棱两可等问题,导致契约的不完全。为后续从减少交易费用、改善契约不完备的角度分析施工效率损失索赔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由于我国建筑业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即承包商和业主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盲区,因此本文还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分析研究了在施工过程中对披露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作用。随后阐述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阶段施工效率损失计量不足,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意识薄弱,时限及证据管理不足,索赔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针对施工效率损失成因难以认定及施工效率损失值难以精确量化这两大难点,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成因关系图和因果矩阵两大工具,对施工效率损失成因进行认定,对施工效率损失事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采用学习-遗忘曲线法、Measured Mile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施工效率损失值进行定量分析和精确量化。通过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承发包双方确定施工效率损失的原因和明确补偿数额,减少索赔事件发生时的纠纷,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项目的交易费用。最后,对完善建设工程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广泛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领域发展现状,对推动和完善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承发包双方公平、合理、科学、高效地处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提供了依据,减少双方纠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同时,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5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把BIM作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并对如何能够培养学生具有BIM的知识、BIM的素质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对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以及中毒机理等方面的论述,阐述甲醇中毒后的症状和相应的处理。
<正>课堂教学要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只有制订好明确的、全面的、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地实现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而且要有能力培养、方
期刊
建筑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也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十多年间,其对环境的污染破坏、能源的消耗不容小觑,建设项目如何
转移定价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分权公司中一个普遍的管理控制工具,吸引了广泛背景研究者的关注,在实务界和理论界受到热议。伴随着决策制定的分权化和多部门组织中利润中心
<正>初中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能尊重学生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可较好地应对"一些学生吃不饱,另一些学生吃不了"的窘境。一、走班分层教学更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义务教育
<正> 一、前言从某种含义上说,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生物膜体系。各种细胞器都是由生物膜分隔和包围的小区。许多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都在生物膜上进行,或与之密切相关。生物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兴国的政策实施,基础教育的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高中美术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针对在过往教学中存在的问
物联网旨在为用户提供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任何人、任何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智能控制,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支撑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