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的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以及分析不同疾病活动度的LN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CD4~+T细胞计数与LN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169例L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SLEDAI-2K评分将169例LN患者分为病情稳定组(SLEDAI<10)和病情活动组(SLEDAI≥10)。选取的对照组为同期门诊接受正规治疗,符合尿蛋白阴性、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且未使用免疫抑制及免疫增强剂等条件的64例非LN的SLE患者。收集上述研究对象在检测出CD4~+T细胞计数降低时同期的临床数据资料。对三组患者CD4~+T细胞计数进行对比分析;将CD4~+T细胞计数与SLEDA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将病情活动组与病情稳定组CD4~+T细胞计数与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RP等实验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LN病情稳定组与病情活动组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RP等实验室数据之间的差异;比较病情稳定组和病情活动组研究对象临床用药之间的差异性。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N病情活动组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227.46±104.34 cells/?l)明显低于病情稳定组(348.91±98.22cells/?l,P<0.01)及对照组(378.88±169.61 cells/?l,P<0.01)。病情稳定组CD4~+T细胞计数与对照组CD4~+T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病情稳定组、病情活动组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445,P=0.038;r=-0.419,P=0.022;r=-0.67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病情稳定组与病情活动组患者CD4~+T细胞计数与24小时蛋白尿定量负相关(r=-0.544,P=0.041;r=-0.629,P=0.032),与CRP呈负相关(r=-0.546,P=0.047;r=-0.639,P=0.000);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324,P=0.041;r=0.491,P=0.033),与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54,P=0.001;r=0.671,P=0.000),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412,P=0.048;r=0.536,P=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情稳定组与病情活动组CD4~+T细胞计数与肌酐水平负相关(r=-0.288,P=0.267;r=-0.259,P=0.419)、与白细胞计数正相关(r=0.273,P=0.084;r=0.190,P=0.337)、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正相关(r=0.892,P=0.227;r=0.190,P=0.782)、与红细胞计数负相关(r=-0.312,P=0.354;r=-0.102,P=0.668)、与血红蛋白水平正相关(r=0.215,P=0.159;r=0.142,P=0.376)、与血沉(ESR)负相关(r=-0.112,P=0.785;r=-0.357,P=0.168)、与补体C4正相关(r=0.412,P=0.048;r=0.536,P=0.02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收集病情稳定组及病情活动组CD4~+T细胞计数降低前1周、1月内的临床用药情况。按照每天每千克体重的标准,对强的松(PDN)(按照激素换算标准,统一转换为强的松剂量)、吗替麦考酚酯(MMF)、环磷酰胺(CTX)、硫酸羟氯喹(HQ)、环孢素(CsA)、他克莫司(TAC)的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上述药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D4~+T细胞计数与SLE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2.CD4~+T细胞计数与LN相关实验室指标具有相关性。3.在临床工作中监测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LN病情活动,CD4~+T细胞计数可能成为检测LN疾病活动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