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外表达脂联素的球状区域(gAcrp30),研究重组gAcrp30对高糖高脂饮食喂养的巴马小型猪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转化已知质粒pET32a-gAcrp30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gAcrp30。通过改变诱导剂IPTG浓度,改变诱导时间以及在不同的OD600下诱导,检测对gAcrp30蛋白表达量的影响。BL21(DE3)-pET32a-gAcrp30在IPTG诱导后,重组蛋白gAcrp30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将该包涵体溶解、稀释复性后,用Ni-NTA亲和柱对其纯化。多次注射家兔重组蛋白,制备其抗体,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巴马小型猪喂养高糖高脂饲料6个月,构建动物模型,腹腔注射gAcrp30,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浆中脂联素水平。观察给药后血浆葡萄糖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评估重组脂联素的药效性。 结果:当诱导剂IPTG浓度为1mM时,诱导时间为3h,且细菌OD600值为0.6时进行诱导,此时重组蛋白gAcrp30表达量最高。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gAcrp30, Ni-NTA亲和柱对菌体蛋白纯化,最终得到纯度达95%的可溶蛋白。一次性注射gAcrp30后,动物血液gAcrp30水平上升20%~30%,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口服糖耐量(OGTT)实验表明脂联素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 结论: gAcrp30表达量的多少与诱导剂IPTG的浓度和IPTG的诱导时间以及何时诱导有关;重组gAcrp30具有生物学活性,且gAcrp30能降低高糖高脂饮食喂养的动物高血糖状况,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为人类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