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嵌入式数据库(EDB)的研究开发为背景,运用多种建模方法构造软件模型,结合优化工程方法论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优化。使用工作流建模方法对需求建模,引入面向对象方法深入软件模型设计阶段,采用面向构件方法解决软件复用性问题。在基础建模的平台上,辅以设计模式对体系结构进行优化,重点探讨协同计算方法在软件建模的各个阶段的优化作用,使用Agent技术、KQML表示等提升软件的智能性和主动性。嵌入式数据库(EDB)是嵌入式系统软件研发的热点,针对EDB的状态监控是一项关键技术和研究难点;对于支撑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研究,对于高性能、高平台的嵌入式应用都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历史监控方法的研究总结,提出适合于嵌入式数据库的监控方法,并分析了Agent表示方法和协同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辅以建模表示工具的介绍。其次,在领域分析和设计阶段,以OSA-CBM功能体系结构为参考,给出状态监控器的工作流模型,并以BPEL语言加以描述。针对状态监控器进行领域分析并做功能描述后,参照UML规范,定位状态监控器领域模型。针对异常分析阶段的规则匹配效率不高的问题,探讨Rete规则改进算法,并辅以详细的阐述。在领域设计部分,提出状态监控器对象体系结构,并运用设计模式优化方法对其进行优化。随后给出了监控信息处理对象的顺序图以及状态监控器状态图,并加以详细的说明。接着,从软件构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状态监控器软件构架,并对构架中的典型构件进行了描述,最后运用协同优化方法对已有软件构架进行优化并阐述其优势所在。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协同Agent的状态监控器软件构架,并用构件的思想对软件构架进行了描述。文章还深入探讨了构架中运用的几种模型优化方法,详述了合同网结构、协商模型、任务调度模型、Agent表示方法如何起到模型优化作用。文章最后对软件的开发环境和配置进行描述,并运用ACME语言对软件模型进行可实现性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典型应用的程序实现。所提出的状态监控器及其监控方法,以及基于协同Agent的软件构架,在嵌入式数据库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具有一般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