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tophaga hutchinsonii纤维素利用及运动相关基因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纤维素的结构,使其难以被高效降解。结晶纤维素的有效降解是实现木质纤维素高效转化的关键之一。自然界中多种生物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除了以游离纤维素酶系模式降解纤维素的真菌和以纤维小体模式降解纤维素的厌氧细菌外,某些好氧噬纤维菌如Cytophaga hutchinsonii同样具有极强的结晶纤维素降解能力。随着C. hutchinsonii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发现该菌基因组中不具有编码外切纤维素酶的基因,且内切纤维素酶缺少纤维素结合结构域,同时也没有编码典型运动器官的各个基因。因此可以认为,与已经阐明的微生物纤维素降解模式不同,C.hutchinsonii可能具有独特的纤维素水解代谢机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 hutchinsonii对结晶纤维素降解呈现底物接触依赖性,大部分纤维素酶活定位于细胞表面,且小分子纤维寡糖的吸收利用可能构成了噬纤维菌整个纤维素降解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C. hutchinsonii可以在固体介质表面快速滑动,gldJ滑动基因的失活导致菌体滑动性丧失,同时无法利用纤维素,说明运动也很可能与纤维素降解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由于纤维素酶历来难于进行有活性的异源表达,为了有效的寻找纤维素降解过程中参与的相关基因,建立高效的遗传操作体系就成为了深入开展实验的前提。本论文探索了C. hutchinsonii各种遗传操作手段,初步完善了其遗传操作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转座子筛选工作,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与纤维素利用相关的突变株;同时,通过与亲缘关系较近的菌株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推测了C. hutchinsonii可能的纤维寡糖转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结果如下:一、优化了C. hutchinsonii固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遗传操作体系,使得C.hutchinsonii的遗传操作更易于进行。针对已初步建立的C. hutchinsonii遗传操作体系的研究,首先优化了培养条件。对野生型菌株不同抗生素的耐受程度进行了摸索,发现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均可作为C. hutchinsonii的抗性筛选标记。通过比较接合和电转化两种基因转移方式,发现电转化具有更高的转移效率和更稳定的遗传性,并成功将复制型及转座质粒转入C. hutchinsonii中,验证了能在该菌中发挥作用的抗性筛选基因并确定了合适的筛选浓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氯霉素抗性的回补质粒,找到可用于蛋白体内表达的系列启动子序列,包括一些组成型或未知功能启动子(Pgap,P1276,P1284)和阿拉伯糖诱导型启动子(ParaB),能够启动GFP在C. hutchinsonii体内的表达。构建的C. hutchinsonii遗传操作体系为其各种内源或外源蛋白的表达,甚至是特定条件下表达提供了可能。二、构建了纤维素酶基因chu1107、chu1280、chu1335插入失活突变株,证明单一纤维素酶基因失活突变并不影响菌株的纤维素利用生长能力。为了研究C. hutchinsonii独特的纤维素酶系中是否存在某个关键性的酶组分,我们构建了三个纤维素酶基因(基因编号分别为chu1107、chu1280和chu1335)各自的插入失活突变株。研究发现失活突变株Chin1107, Chin1280和Chin1335在葡萄糖上的生长与野生型差别不大,而且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以及滤纸等不溶性碳源的固体平板上的生长也与野生型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说明单一纤维素酶的缺失,并不会严重影响C. hutchinsonii对纤维素的利用。不同碳源培养野生型菌体,细胞分级分离提取各组分蛋白后,发现纤维二糖培养的可溶性组分中存在一条稳定的诱导条带,经质谱鉴定为BglX,是位于周质空间的β-葡萄糖苷酶,且该蛋白编码基因在纤维素条件下转录上调。该葡萄糖苷酶可能在纤维二糖甚至纤维素的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三、转座诱变获得一株固体培养基上纤维素利用缺陷的突变株,同时发现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其菌体扩散能力下降,外膜蛋白组分发生变化。经转座诱变筛选到一纤维素利用缺陷突变株ChT68,经鉴定该突变株中转座子的插入位置为chu1719,编码一个位置功能的蛋白。ChT68具有较为特殊的纤维素利用表型,即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明显弱于野生型,而液体培养基中则无差异。利用单插入失活的方法定点插入失活了chu1719,获得了突变株Chin1719。突变株Chin1719的生长表型与转座突变株ChT68一致;硬琼脂平板表面扩散能力一定程度缺失,显微镜下观察到边缘整齐,与野生型差别明显;突变株膜蛋白的CMCase酶活比野生型降低约40%,提取的外膜蛋白吸附纤维素后,SDS-PAGE结果表明突变株与野生型的吸附蛋白存在明显差异,差异蛋白包括GldJ、GldN、CHU0007、CHU3434和CHU3732。由此说明,CHU1719可能在纤维素利用、运动性或蛋白分泌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四、对基因组中注释的两个susC-like基因分别失活,突变株对纤维素的利用基本不发生变化;转座子诱变鉴定到的一个TonB-dependent receptors编码基因chu1276,与上下游基因构成一个Sus-like系统,参与纤维素的降解。分析显示,C. hutchinsonii基因组中存在类似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中淀粉降解利用系统(starch utilization system, Sus)中的两个重要蛋白组分SusC和SusD。对C. hutchinsonii的两个susC-like基因进行插入失活后,证明单独的susC-like基因对于C. hutchinsonii降解纤维素不是必需的。通过转座子诱变,获得插入位点分别为chu1276、chu1277和chu1278的转座突变株T127,T423,C-34,突变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丧失。此外,T127除了和T423一样在纤维二糖碳源上生长延迟外,对低浓度葡萄糖的利用也具有明显延迟,但经过低浓度葡萄糖预培养后这种延迟现象消失。进一步分析发现基因chu1276及其上下游的基因座位符合Sus-like系统中多糖利用座位(polysaccharide utilization loci, PUL)的组成。基因簇上游预测的双组分调控系统编码基因chu1265/chu1266的失活突变株Chin1265和Chin1266在纤维素碳源上的生长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CHU1276预测为外膜蛋白,其C端预测含有DNA结合结构域,可以响应低浓度葡萄糖信号的诱导,推测可能参与纤维素水解产物的结合过程,同时该SusC-like蛋白自身还起到转录因子的作用,调控下游基因甚至其他纤维素利用相关基因的表达。CHU1278具有明显的脂蛋白特征,它可能定位于外膜可能作为SusD-like蛋白参与纤维素水解产物的结合过程。五、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从全基因组水平上考察了野生型和chu1276失活突变株在不同碳源上的转录差异,从而系统分析了C. hutchinsonii对不同碳源的响应,以及chu1276失活对各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分别提取同样诱导条件下野生型和chu1276失活突变株T127的总RNA,分离mRNA后进行全序列测定,对测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类后,得到了以下结果:以葡萄糖或纤维素为碳源时,相比于无碳源条件,既有表现为上调也有表现为下调的基因,其中未知功能蛋白编码基因占很大一部分;通过GO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并没有发现参与碳水化合物降解和代谢的相关过程;野生型中,相比葡萄糖碳源,内切纤维素酶可以被无碳源诱导表达,并不是纤维素特异性诱导,而p-葡萄糖苷酶则为纤维素特异性诱导;chu1276~chu1279的表达为纤维素特异性诱导,且在突变株中其表达均下调,该基因座位在C. hutchinsonii降解纤维素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控制乳化沥青用量、水泥用量等来研究试验参数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结论:相同参数条件下,水泥用量的增加能够提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
文章界定了我军全资产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涵义,描述了其应用操作系统及必要的技术支持条件。 The article defines the basic meaning of our military’s full asset vis
<正>贵州山重水复,跬步皆山,加之流急滩险,舟楫难行,自古被人视为"蛮夷之邦,天末之地"。民国十五年(1926年),贵州当局制定了《贵州省全省马路大纲》,确定了以贵阳为中心,连接
文同是北宋时期在文人墨竹画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文同在诗、书、画三门艺术上全面精通的能力,使他在文人墨竹画创作与理论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本课题以文同
全球有数百万人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亟需新型药物的研发。近年来,位于淋巴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Kv1.3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靶标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社会经济逐渐迈入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新时期,在该经济建设新形势下,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应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突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价值。本文通过对新
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摊铺、碾压三个角度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在沥青公路路面施工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近年来,一种类钙钛矿材料Cs_2SnX_6(X=I,Br)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种类钙钛矿不仅无毒稳定,而且具备优异的光电特性,前景诱人。本研究选择这种类钙钛矿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探索研究了Cs_2SnI_6的合成,找到一种简单高效的溶液制备方法,进而对所合成的Cs_2SnI_6进行了XRD、SEM、EDX及UV-vi
光束指向控制技术在太阳能照明、自由空间光通信、定向红外对抗、激光雷达、投影显示、光开关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传统的光束指向控制技术,需要依赖机械装置改变光轴方向,进而实现对光束指向的控制,存在操作繁琐、响应速度慢、操作精度低等问题。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液体棱镜具备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对多波长无偏振依赖性、响应速度快、不需要克服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影响、且易于实现阵列化等诸多优点。因此,本课题设计了基于
交通标线设计是否合理、规范和人性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交通行为,也影响到交通标线能否真正发挥管制和引导交通的作用。通过分析交通标线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标线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