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碳审计制度的构建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建筑总量接近全球一半,建筑物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其中90%的建筑物相关排放量来自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在全社会巨大的减排压力下,实现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节能减排尤为重要。根据国际社会的实践经验,推行建筑物碳审计制度对加强建筑物碳排放管理,减少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论文尝试构建适合中国现状的建筑物碳审计制度,推动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温室气体减排。   建筑物碳审计制度是常规审计制度在内容上的扩展,遵守常规审计制度中的通用规制部分,而专业性规制和运行模式则由于审计内容等方面的特性呈现出独有特点。论文从审计理论和建筑物碳审计的特点出发,将建筑物碳审计制度的构成要素分成审计准则、审计方法和运行模式三个方面。其中审计准则从审计参与方、审计实施过程和审计结论报告三个方面对具体审计工作进行规范;标准化的审计方法是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的工具,是审计行为实施的基础,论文从目前的国际碳核算体系中总结出根本的核算思路作为建筑物碳排放量核算的方法;运行模式是制度推行的保障,论文首先对建筑物碳审计的运行体系进行了研究,然后依据京都议定书减排模式设计了在我国推行建筑物碳审计制度的三阶段实施过程,并从碳排放权交易和审计环境两个方面对制度的运行保障提出了建议。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境是数据基础薄弱。碳审计在实施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核算工作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提供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数据。因此,建筑物碳审计不仅对现阶段的建筑物碳排放管理进行规范监督,也是对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的测量统计,对实现我国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第二部分阐述了如何精选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第三部分阐述了如何优化课堂
【摘要】我国现在高中教育硬件和软件实力都在与世界接轨,新课改也在一步步调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培养方案,但是在我国高考制度下的高中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一些因高考的客制化导致的部分教学内容的缺失,容易使学生失去一些应掌握的学习能力。本文要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说。  【关键词】教育目的; 高中教学;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目的是一种指向未来、超越现实的人才培养方针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困于学,教师累于教的教育现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几种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路,所涉及篇目有《木兰辞》《西游记》《乡愁》等。 In view of the curre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与工具性课程占据重要地位,其教学成效的优劣对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等有很大影响作用。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已经发展成学困生,他们普遍对语文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与信心,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而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促进作用,
高中语文教材体裁多样化,辞藻华丽的散文、言简意赅的古诗词、引人深思的典故、魅力独特的戏剧等等,这些文化瑰宝,拥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写作特点,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智慧的光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是长期的发展和创新过程。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与当前小学生思维、心理行为特点相符合,能够让小学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