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州色尔古藏寨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族众多,存在着多种宗教信仰,也有许多文化融合。各民族之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宗教信仰等不同,使得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在建筑风格、形式上千差万别。嘉绒藏族分布在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宗教及民风民俗等文化特征,也造就了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和建筑文化特征,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热的兴起,嘉绒藏区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对象,然而旅游开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独具特色的民居聚落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对当地民居聚落的研究极具迫切性。本文以号称“嘉绒藏族第一寨”的色尔古藏寨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理论,并结合民族学、文化学、考古学和类型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通过文献收集与整理、实地测绘与深度访谈及区域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色尔古藏寨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从研究对象的广义环境入手,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由此分析色尔古藏寨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缘由。论文的主体围绕色尔古藏寨的传统聚落和民居建筑两方面展开研究。聚落方面主要对其择址因素、聚落布局及形态特点、空间的生态意象及文化意象等进行分析,总结其空间肌理和秩序。民居方面主要针对其平面形制与空间布局、立面造型及结构构造等展开较为详细的解析和研究,并探寻当地民居建筑的营造过程、传统技艺;此外,论文还将色尔古藏寨与嘉绒藏区其他特色藏寨民居、羌族民居及汉族民居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其特有的建筑语汇。最后,通过前面几章的分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论文概括总结了色尔古藏寨的环境特点、聚落及单体建筑的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
其他文献
全民休闲时代已经到来,海岛旅游度假区因其特殊的资源秉性备受游客青睐。伴随各地海岛旅游开发如火如荼的进行,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激烈。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
开埠城市是中国近代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开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城市和建筑迅速展开现代化转型,形成自身特色,成为我国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对开埠城市空
倡导以人为本设计方向,不仅要求衣食住行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同时还得关注与之相关的生活环境等内容,商业街景观设计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商业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
源于美国为抑制城市无序蔓延而提出的精明增长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城市采取适度集中的布局模式,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当前快速城市化时期,关中县城粗放式的发展,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如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城市淹没等。因此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的努力目
进入21世纪,世界人居环境的焦点是追求文脉及生态的回归。我国传统院落空间的精神内涵及其形态在许多方面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何运用和借鉴中国传统院落的空间原型
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之一。建筑能耗作为能源消耗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受到行业内部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室内舒适性要求的增高,居住建
在现代建筑学发展的近百年来,媒体艺术与建筑艺术之间的联系已经日趋密切,各种跨学界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与建筑本身的公共艺术属性是密不可分的。而电影作为媒体艺术进步与发展的
目前,中国的城市色彩主要呈现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城市色彩杂乱无序,色彩污染的情况很常见;其次,多数城市缺乏城市主色调;最后,各个城市的城市色彩趋于一致,缺乏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针对中国近年铁道公司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关于铁道站区及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策略发生调整的契机,以国办发37号文(2014)为切入点,选取了日本不同类型的铁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