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中国地鼠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但其T2DM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高效液相色谱分级(HPLC)和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国地鼠的肝脏组织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的鉴定及分析,以发掘与T2DM中国地鼠发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及信号通路,并探讨T2DM中国地鼠发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以空腹血糖值(FBG)作为实验中国地
【基金项目】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801D121208); 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编号:201805D141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国地鼠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但其T2DM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高效液相色谱分级(HPLC)和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国地鼠的肝脏组织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的鉴定及分析,以发掘与T2DM中国地鼠发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及信号通路,并探讨T2DM中国地鼠发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以空腹血糖值(FBG)作为实验中国地鼠的选取标准(糖尿病组:FBG≥6.0 mmol/L;对照组:FBG≤4.5 mmol/L)。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中国地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情况;利用TMT标记、HPLC分级和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国地鼠肝脏组织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KEGG通路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鉴定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富集分析,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验证候选差异蛋白AQP9、EPHX1、PTGES2、Cyp2c27和Cyp2c70在蛋白水平及m 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中国地鼠血清中的胆汁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结果:中国地鼠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地鼠的肝脏组织具有清晰的结构,肝细胞的大小和形状正常,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在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中观察到肝门静脉周围有脂滴明显聚积。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显示肝脏组织中共鉴定到包含48个上调蛋白和55个下调蛋白在内的103个差异表达蛋白。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明显富集在细胞外区域,参与诸如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和单生物过程等生物过程,并且具有酶活性和分子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以下通路中:胞质DNA传感途径、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补体和凝血级联、胆汁分泌、化学致癌作用、视黄醇代谢及嘌呤代谢。通过对蛋白质组学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胆汁分泌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两条通路显著富集。在103个差异表达蛋白中,AQP9和EPHX1显著富集在胆汁分泌通路中表达下调,而PTGES2,Cyp2c27和Cyp2c70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相关。随后,对中国地鼠血清中的胆汁酸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进行检测,显示糖尿病地鼠血清中的胆汁酸和花生四烯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地鼠。结论:本研究通过基于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并鉴定了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五个候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在蛋白和m RNA水平对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验证,进而发现这五个候选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该T2DM动物模型异常的胆汁酸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肝脏的病理变化有关。本研究探讨了候选差异表达蛋白和KEGG通路之间的关系,以期望阐明T2DM相关的潜在分子机制,同时为中国地鼠T2DM动物模型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股骨3D数字化模型,提出一种新的股骨颈前倾测量方法,结合经典股骨颈前倾角,为复杂性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翻修术中股骨柄假体置入提供解剖学数据,提高假体置入准确性。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CT检查,年龄介于50-80岁,范围包括双侧股骨的41例患者数据,共计82例正常股骨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分别重建出每例股骨的3D数字化模型后,选取股骨内上髁、外上髁、大粗隆上最突出点形成的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防治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将30只的SD大鼠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使用糖皮质激素构建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模型,给予hUCMSC进行干预,4周后分离股骨头组织,利用HE染色评估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的发生率,Micro-CT评估股骨头骨密度和微观结构,Tunel染色评估股骨头成骨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
目的: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患者初始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45例腹部疾病外科术后前哨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DSA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疗效。结果:DSA首次血管造影发现45例患者中阳性表现的患者31
目的:通过分析三种不同的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求三种微创术式的合理应用,探讨三种微创术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9月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就诊于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或经胆囊管探查术(LT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LC+LCBDE+T管引流术)、B组(LC+LCBDE+一期缝
目的:观察PC1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B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轴突再生的作用,及对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微管蛋白3(β-tubulinⅢ)等的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PC12细胞OGD/R后可能的轴突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大鼠原代BMSCs的提取及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10只SDF健康清洁雌性大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出双
目的:通过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storation,OGD/R)以模拟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状态。观察损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情况以及正常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A1型和A2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情况,探讨HMGB1对经过OGD/R模型损伤后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亚型变化的调节作用及
目的:探讨颈椎曲度变化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209例行ACDF(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azaz吞咽困难评分量表将病例分为术后吞咽困组及无术后吞咽困难组,探讨术前、术后C2-C7Cobb角(d C2-C7Cobb角)以及O-C2Cobb角(d O-C2Cobb角)的改变对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自拟化湿降浊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痰湿瘀阻证)对患者血压值、血尿酸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评价其降压、降尿酸及证候疗效。方法: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符合纳入和排出标准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痰湿瘀阻证)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单纯降压药组(A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口服,每日一次;降压药结
目的:研究滑膜切除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疗效差异,进一步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白求恩医院骨科在2014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经关节切开行开放性滑膜切除术或经膝关节镜行关节
目的:对1例中国疑似Lamb-Shaffer综合征患者的基因经过WES及Sanger测序分析,进一步了解其致病病因,探讨SOX5基因变异的致病性,为Lamb-Shaffer综合征致病机制的深入发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收集Lamb-Shaffer综合征先证者及其家系共5名成员的外周血样本,采用WES及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变异筛查并且在家系中进行验证。对该变异进行保守性分析及致病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