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人工林养分归还动态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枫香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和林冠淋溶量,以探讨枫香的养分归还特性,从而进一步为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和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枫香人工林的年凋落量为4935.6 kg·hm-2,凋落量大小依次为叶>枝>花果>碎屑,叶凋落量占凋落物总量的55.83%,达到2755.7 kg·hm-2。凋落量的峰值出现在12月,达1055 kg·hm-2,占全年凋落量的21.38%。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层现存量总干重为4028.215kg.hm-2。(2)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叶、花果的养分含量顺序一致为:N>Ca>K>Mg>P,枝的顺序为Ca>N>Mg>K>P,碎屑则为:N>Ca>Mg>K>P。各组分中N和Ca的含量都较高,P的含量都最低。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年归还量为111.849 kg·hm-2。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各元素归还量大小依次为N>Ca>K>Mg>P,各组分的归还总量大小为叶>枝>花果>碎屑,落叶的养分年归还量占总归还量的63.6%。枫香人工林N、P、K、Ca、Mg五种元素的月归还量最高峰均出现在12月,分别达到9.221 kg·hm-2、0.379kg·hm-2、1.966kg·hm-2、10.286kg·hm-2和1.98kg·hm-2,与凋落物量的最高峰出现的月份相同,最低值出现在3月。(3)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分解50%所需时间是412天,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是1851天。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除K、Mg外,N、P、Ca都出现了养分富集的现象,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分解546天后凋落物中N、P、K、Ca(?)Mg的浓度分别为各自初始浓度的85.02%、91.35%、40.46%、79.23%和65%。(4)林外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各元素浓度变化都比较大,浓度最高的均为Ca元素,分别为4.783mg·L-1、12.888mg·L-1和12.924mg·L-1,浓度最低的均为P元素,分别为0.1mg·L-1、0.162mg·L-1和0.192mg·L-1。林外降水中养分元素浓度排列顺序为:Ca>N>K>Mg>P,而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的排列顺序为:Ca>K>N>Mg>P。枫香人工林树干茎流养分含量均高于穿透水和林外降水。(5)从全年来看,N、P、K、Ca、Mg元素穿透水淋溶系数分别为1.371、1.62、3.283,2.695,4.181,养分富集现象明显,其年均淋溶浓度分别为:0.773mg. L-1、0.062mg. L-1、3.588mg. L-1、8.106mg. L-1、344mg. L-1。枫香人工林各养分元素树干茎流淋溶系数均大于1,表现为淋溶增量,树干茎流养分富集现象明显。其中K元素淋溶系数最大5.095,年均淋溶浓度达6.435 mg·LP淋溶系数最小,年均淋溶浓度为0.092mg·L-1; N、Ca、Mg年均淋溶浓度依次为:2.908mg·L-1、8.141mg·L-1、1.463mg·L-1。N、P、K、Ca和Mg年淋溶量分别为0.151kg·hm-2、0.249kg·hm-2、30.308kg·hm-2、63.232kg·hm-2和11.883kg·hm-2,总淋溶量为105.823kg·hm-2。其中Ca的年淋溶量最大,占总量的59.8%。(6)枫香人工林林分全年养分归还量N、P、K、Ca(?)Mg分别为47.645kg·hm-2、2.009kg·hm-2、40.269kg·hm-2、107.855kg·hm-2和19.894kg·hm-2,按大小顺序排列为:Ca>N>K>Mg>P。其中,凋落物归还量较大的是N和Ca,其凋落物归还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2.5%和39.9%,而Ca和K在降雨淋溶归还量中占的比重很大,分别为59.8%和28.6%。枫香人工林总的年养分归还量为217.672kg·hm-2,通过凋落物归还的养分总量和降雨淋溶归还的养分总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11.849kg·hm-2和105.823kg·hm-2,可见降水淋溶的养分归还作用不可忽视。
其他文献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耐寒性强、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山地造林树种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白桦育种的效率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保护策略,则就必要对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第三纪孑遗种,是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都极为珍贵。本文以红松针叶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探
根结线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植物病原线虫之一。对于该病害的防治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其中最可行的是生物防治。淡紫拟青霉是防治根结线虫的最有
本研究通过ISSR、SRAP两种分子标记对31份油茶材料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研究中油茶材料包括5株优树,这5株优树是通过对桐口林产杂交F1代试验林经过连续4年测产选优筛选出的优株,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一种固氮先锋造林树种,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根蘖繁殖能力。刺槐在泰山景区大面积种植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经过萌蘖扩散,现已成为泰山1000m以下的主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在中国国内是一种入侵性杂草。2001年黄顶菊在中国天津市和河北衡水市首次发现,此植物已在天津、河北、河南、山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用材、经济和生态树种,本文以系统揭示樟树种子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樟树种子的形态结构规律及地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