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信贷服务的缺乏长期以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低收入贫困农户长期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小额信贷作为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一种新型金融制度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到我国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并在我国的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现阶段,由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农户小额信贷是我国小额信贷的主要形式,研究正规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于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在中国减缓贫困和促进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中选取8个县市都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贫困县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州农信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情况,从而研究正规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与对策。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包括小额信贷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特征,国外小额信贷的模式,国外小额信贷两种经典模式的比较。
第三章先介绍了我国小额信贷的产生和发展,然后比较中国现有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类型,分析得出正规金融机构运行小额信贷的优势所在。最后以农业银行和农信社为例,介绍了正规金融机构运行小额信贷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介绍了恩施州的经济发展概况,阐述了以恩施州为例进行农户小额信贷分析的缘由,然后在分析了该州正规小额信贷机构整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以农信社为代表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的运行情况,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促进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第五章从利率政策、政府职能、信贷产品创新、经营管理水平、信用体系建设和保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