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重复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60、70年代的一场工业革命为人类历史翻开新篇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巨大飞跃,以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20世纪以来,以科技革命为动力的现代化运动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人类在短短一个多世纪内所创造的财富比此前各时代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新技术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丰富人们生活,使世界变得更加精彩纷呈。然而在生产力飞跃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丰厚财富的同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累积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加快速推动经济发展,由盲目扩张导致产品严重过剩。由此,重复建设现象逐渐被认识,重复建设的产生与演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现象。纵观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重复建设不仅仅是某种体制下或某个区域内所特有的现象。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或者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抑或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会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而不可能避免的出现重复建设。   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中央决策、统一布局和统一规划下,我国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举国上下大力发展工业产业、建设工业项目、开展工业生产。以工业化发展为基本和最主要手段的经济推动方式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最令人堪忧的就是重复建设。重复建设是一种依靠高资源消耗、外源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落后的、不合理的发展方式违背了人类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正常有序的发展。重复建设不仅仅出现在工业相对高度化、经济发展快的沿海地区,在我国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同样也存在。我国民族地区拥有异常丰沃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缓、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时,利用高资源消耗和外源式发展方式的重复建设乘虚而入,它正在向民族地区各个产业蔓延、向各行业渗透,它不仅没有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反而迫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陷入瓶颈和走不出的怪圈内,迫使民族地区极其珍贵的资源遭到无法估量的浪费。这种恶劣现象如不加紧治理,最终出现的将会是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和谐遭到威胁等严重后果。如何以重复建设为警钟,引导民族地区重新认识适合自身发展之路,正确推动生产合理有序的开展以及拉动经济正常而又快速前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对众多学者的重复建设理论和重复建设研究领域进行总结与概括;第二部分叙述了重复建设的内涵,包括重复建设的定义、分类、特点等;第三部分在回顾民族地区重复建设历史演变的基础之上,对民族地区重复建设现象、形成原因和后果进行阐述与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治理重复建设的具体对策。
其他文献
在村庄这个社会有机体内,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社会关联和人际交往的结构方式,其中有些是私人化的,有些是公共性的,当这些带有公共性的社会关联和结构方式,以特定的空间形式相对固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在经济发展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之后,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是国际社会新兴的对刑事被害人救助的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方式。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指由于犯罪行为而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陷入困境的刑事被害人,对于符合一定条
学位
面塑的第三代传人开始在这一领域展露头角,这位“80后”女孩,正在努力让面塑这一传统技艺变得时尚  中国面塑又叫江米人,俗称捏面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面塑艺术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1843年开始,上海正式开埠,海派面塑就开始植根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不同于北派的古朴、粗犷、豪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端的执行者和践行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的稳固地位,关系着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