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库存管理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其地位越来越重要。有的学者甚至把物流管理定义为静止的或运动的库存管理,库存已经渗透到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中。因此科学的库存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传统上,供应链上各个环节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直接后果是越到供应链上游需求越不稳定,导致了“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的产生,最终导致了供应链的总体库存成本上升,影响了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削弱了其竞争优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出现了。VMI是由供应商来为客户管理库存,为它们制订库存策略和补货计划,根据客户的销售信息和库存水平为客户进行补货的一种库存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在这种方式下,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不再是按照下游企业的订单进行发货和补充订货,而是根据自己对下游企业需求的整体把握,既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使自己的库存管理和订货策略更加合理,从而使供应链上供需双方的成本降低。在VMI问题中,库存特别是随机条件下的库存控制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基于以上的分析论证,选定“基于供应链的若干随机库存模型研究”为课题。本文在总结VMI模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VMI产生的背景和选择VMI的必要性。假设需求时变,着重研究了两级供应链中的VMI模型,考虑更为实际的经济管理背景,建立了涉及部分短缺量拖后、有限耐烦期、变质率等因素的VMI模型。具体工作如下:1.将需求确定,短缺量部分拖后的VMI模型扩展成需求时变,短缺量部分拖后的VMI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对主要参数顾客服务水平、丢单系数等进行了灵敏度分析。2.将需求确定,短缺量部分拖后的VMI模型扩展成需求时变,耐烦期有限,短缺量部分拖后的VMI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对主要参数顾客服务水平、丢单系数、耐烦期等进行了灵敏度分析。3.将需求确定,短缺量部分拖后的VMI模型扩展成需求时变,物品变质,短缺量部分拖后的VMI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对主要参数顾客服务水平、丢单系数、变质率等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顾客服务水平、丢单系数、耐烦期、变质率等参数对VMI系统的各项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