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经济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低碳经济也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与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之一,积极承担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大国责任,并将碳减排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即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例,考察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与作用机制。2010年中国中央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广东、辽宁等五省和天津、重庆等八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基于以上政策背景,本文以2000-2017年中国大陆县级层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并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基于要素投入规模、生产技术效率和地方产业结构三个层面,实证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考虑到区域发展程度和碳强度下降指标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政策影响效果,本研究就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分别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和指标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与非试点地区相比,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显著推动试点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抑制了碳排放,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被证实是可靠的。这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施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展质量,实现降低碳排放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2)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可以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等相关要素的投入规模、改善生产技术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三种路径推动经济增长。(3)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差异: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地区;中央对地方下达的碳强度下降指标越高,政策对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示出越强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未来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提炼试点经验,让低碳试点城市形成示范效应。并且,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税、金融辅助政策诱导要素投入和技术创新,助力试点地区的经济增长。此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效果有较大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技术和行业优势等特点进行合理可行的低碳政策创新,通过多种工具的组合来进一步推动碳减排和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党的二十大中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的基础布局,也是共同富裕跟随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探究公共教育支出对教育的影响,以期实现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发展机会与教育机会,最终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促进教育公平不仅包括缩减不同家庭之间子
学位
学位
最低工资政策是一项“兜底”性的保障性政策,其初衷是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比较低,属于“生存性”工资水平。传统文献大都认为,获取最低工资的劳动者主要是一些低技能、低学历、年龄轻、工作时间短等劳动群体,这些劳动者主要分布在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受最低工资政策影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但是本文发现,大型企业的工资制定一样会受到最低工资政策的影响。本文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