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队列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b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颅脑损伤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探索舌下微循环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可能性,为多模态神经监测增加新的维度。[方 法]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颅脑损伤(其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脑外伤)患者29例,入院即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三组,3-8分为A组,9-12分为B组,13-15分为C组,其中A组13人,B组7人,C组9人,并同时应用光纤暗视野成像技术测量德·巴克得分(De Backer score,Vascular Density,VD)、总血管密度(Total Vascular Density,TVD)、灌注血管密度(Perfused Vascular Density,PVD),记录入院时动脉血乳酸值。[结果]1.A组、B组、C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0),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A组、B组、C组年龄、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P=0.508,乳酸:P=0.892)。2.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A组、B组、C组VD1、TVD1、PVD1、PVD2、VDA、TVDA、PVDA、PV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行LSD-t两两比较A组、B组、C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内大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1均值(A组、B组、C组:10.37mm/mm2,11.20 mm/mm2,12.56mm/mm2)、PVD2 均值(A 组、B 组、C 组:10.23mm/mm2,11.34 mm/mm2,13.03mm/mm2)高于小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A均值(A组、B组、C组:3.68mm/mm2,5.05mm/mm2,6.44mm/mm2)、PVDB 均值(A 组、B 组、C 组:3.68 mm/mm2,5.25mm/mm2,6.51mm/mm2),大血管总密度TVD1均值(A组、B组、C组:10.48mm/mm2,11.42mm/mm2,12.63mm/mm2)高于小血管总密度TVDA均值(A组、B组、C组:3.70mm/mm2,4.68mm/mm2,6.62mm/mm2)。4.各组大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1、PVD2、总血管密度TVD1以及小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A、PVDB、总血管密度TVDA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结论]1.舌下微循环血管密度随GCS评分的增大而增加,可考虑在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时加入舌下微循环测量这一检查方法;2.患者颅脑损伤时小血管密度异常减少,证明舌下小动脉或毛细血管闭塞,存在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可能与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烧伤是平时和战时较为常见的外伤,挽救烧伤患者的关键是尽早封闭创面。最近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能有效缓解创面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基于MSCs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本研究将分离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 MSCs),通过
[目的]本研究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和浸泡干燥三种方法表面处理制备部分脱蛋白骨(PDPB),与Ⅰ型胶原制备得到PDPB/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并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接种于复合支架,探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与细胞复合的最佳方法,为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按文献方法制备PDPB,随机选择5块进行肉眼和扫描电镜观察;将PDPB随机分为3组,浸泡干燥法作为对照组,阳
[目的]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泌尿系结石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近年来对结石成分分析和尿液代谢评估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泌尿系结石的成因及药物治疗与预防。在泌尿系结石的传统治疗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枸橼酸盐类药物在目前泌尿系结石患者碎石术后辅助治疗或保守治疗及预防方面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本研究通过检索当前主流中、英文数据
[目 的]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动脉、中心静脉及外周静脉血乳酸浓度的相关性,探讨不同时间段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 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号楼ICU 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患者60例。根据“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给予规范化治疗,第一部分根据血样本的来源分为动脉组,中心
[目 的]探讨不同自主呼吸试验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 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收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第一次SBT的机械通气患者69例。随机分入T管组、PSV组及ATC组后进行30min的SBT。SBT成功后24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所有患者SBT开始前(T0)、结束时(T1)及拔管后30min(T2)用超声观察患者肺通气状态及膈肌功能
[目 的]研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予静脉持续微量泵泵入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后患者外周静脉血miRNA的表达差异,预测这些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所调控的靶基因,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 法](1)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未经手术收住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3例sTBI
[目的]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咳嗽反射受损、粘膜纤毛清除率降低和粘液产生增加等原因,易导致气道粘液(痰液)产生及性状的改变,是引起拔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作为粘液溶解剂之一,目前被用于降低痰液粘稠度,增加痰液的清除率,减少痰液细菌滋生,从而改善肺功能。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ICU患者中,使用NAC可能有好处;但证据有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乙酰半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构建干细胞共培养体系,探究EPC-BMS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间的相互调控机制,并联合部分脱蛋白生物骨(Partially deproteinized biologic bone,PDPBB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外周静脉血全转录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筛选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相关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探讨AMI发生的相关信号通路,为AMI的早期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抽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排外冠心病的志愿者肘前静脉全血,全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样本lncRNA、cir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GO Datab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和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选取发病24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