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应抑制是执行功能的一个重要成分,对做出正确行为决策。以适应任务变化的要求有重要作用。研究不同情绪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对于阐明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通过Go/Nogo范式,以声音和面孔作为情绪诱发刺激,从神经机制上探讨听觉反应抑制加工和视觉反应抑制加工的区别,情绪对反应抑制加工是否有影响,以及情绪性声音和表情面孔诱发的情绪对反应抑制撕工在强度和时间进程上是否有区别。
纯音频率和面孔性别作为Go和Nogo信号,实验一选择正、中、负声音各50种作为情绪诱发材料。15个被试根据单音的频率作Go和Nogo反应,ERP记录锁定单音刺激。实验二选定高兴、中性、悲伤面孔各40个作为情绪诱发材料。每种情绪面孔的男女性别各占一半。30个被试(男女各15个)根据面孔性别作Go和Nogo判断。ERP记录锁定面孔刺激。两个实验都同时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block设计,每个block呈现的声音或面孔的效价一致。用PANAS(PositiveAffectandNegativeAffectSchedule)量表评定被试在完成每个block之后的情绪状态,得出PA(PositiveAffect)和NA(NegativeAffect)分。PA得分越高,说明诱发的正性情绪越强;NA得分越高,则表明诱发负性情绪越强实验一结果发现,Go条件下的反应时在负性、中性、正性条件下依次减短;负性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大于中性和正性,中性和正性之间差异不显著;三种声音背景下,Go与Nogo刺激均诱发显著的N1成分,中性条件下的N1波幅显著大于正性和负性。正性和负性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Nogo刺激诱发显著的N2和P3成分。Nogo—N2(波峰在260ms,在FCz点最大)波幅在中性条件下最大,在情绪条件下显著减小,正性和负性之间差异不显著。Nogo—P3(波峰在CPz点,在450ms左右最大)没有情绪之间的差异。
实验二结果发现,负性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小于中性和正性条件,中性和正性之间差异不显著。女性被试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男性。在ERP结果上,面孔刺激诱发了显著的N1成分以及面孔加工特异性成分N170。统计结果发现N1和N170波幅在三种情绪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情绪对认知加工的早期阶段没有影响。此外,Nogo刺激诱发了显著的N300和P3成分。N300(波峰在Fz点,在300ms左右最大)波幅在三种情绪条件下差异不显著,说明情绪对N300没有显著影响。P3(波峰在CPz点,450ms左右最大)波幅在负性情绪下显著大于中性和正性条件,中性和正性条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因素对Go和Nogo条件下的P3波幅影响显著,对Nogo—Go差异波的P3波幅影响也显著,女性条件下的P3波幅显著大于男性。
上述结果表明,听觉和视觉Go/Nogo任务下,Nogo信号均诱发了反应抑制心理过程。二者不同的是,听觉抑制任务中的抑制加工比视觉出现的更早,视觉抑制任务中的抑制加工需要个体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PANAS量表评定了被试在每种情绪刺激下是否诱发了被试相应的情绪。三种情绪下的PA和NA得分表明正性、负性的声音和面孔分别诱发了相应的情绪。在行为表现方面,负性声音刺激下,Go任务的反应时延长。负性面孔刺激下,Go和Nogo任务的正确率比中性和正性显著降低。因此负性情绪对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有干扰作用。ERP结果表明,声音和面孔诱发的情绪对反应抑制加工都有影响。但声音诱发的情绪影响反应抑制加工的冲突监测阶段,对反应抑制阶段没有影响。并且听觉刺激诱发的情绪对其后心理过程的影响在早期注意阶段就已经产生。而面孔诱发的情绪影响反应抑制加工中的反应抑制阶段,对早期注意阶段和冲突监测阶段没有影响。因此,声音诱发的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比面孔诱发的情绪更早。性别对反应抑制加工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的行为抑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