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电力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力能源互联网的战略目标。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近年国家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智能电表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充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终端的角色,是构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基础。智能电表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要。当代智能电表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电力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力能源互联网的战略目标。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近年国家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智能电表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充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终端的角色,是构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基础。智能电表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要。当代智能电表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设计的智能电表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制计量与非法制计量功能互相干扰、系统软件的重复使用率低、无法适应各种应用场景、不能实现功能模组的扩展等。因此,本课题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根据国家电网最新提出的“多芯模组化”的智能电表设计理念,参照国家单相智能电表相关标准,设计了新一代智能电表。与当代的电表相比采用了全新的结构。在硬件上,根据功能划分成计量模组、管理模组和功能扩展模组,并将法制计量功能与非法制计量功能分别放入计量模组和管理模组中实现,其他扩展功能模组化,使得法制计量功能和非法制计量功能互不干扰,在电表出现故障或场景发生切换时,可通过更换模组来解决。在软件上,将计量模组和管理模组的软件分离开来,管理模组加入了实时操作系统,实现了模组管理子系统,模组管理子系统用于模组的管理和抽象化,并且为系统提供统一的设备和模组操作接口。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阅读并研究了大量单相智能电表相关的标准和国内外文献,总结了智能电表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分析了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提出了当代智能电表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了智能电表的需求并设计了新一代智能电表框架。(2)根据前期设计的硬件框架,完成了计量模组、管理模组、热拔插电路、模组接口、电源等硬件电路的设计。(3)在硬件的基础上,根据前期设计的软件框架,完成了一系列软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模组管理子系统、协议库、实时操作系统、应用层的软件设计。应用层重点描述了校表、电力数据采集、时段费率分时计量、通信、人机交互功能的设计。模组管理用于模组热拔插管理并为模组驱动抽象成统一接口。子系统的设计思想源于服务发现机制,服务发现机制源自于分布式系统的服务注册机制,本系统创造性的将这一概念迁移到嵌入式系统中。(4)最后针对本文设计的智能电表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测试项目包含准确度试验、电气性能测试,以及进行了部分电磁兼容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智能电表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全无机卤化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其具有可见光范围可调控性、较窄的发射光谱、更宽的吸收光谱以及颇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光显示的白光LED器件、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重要的光电器件当中。对于无机卤族钙钛矿材料而言,其离子晶体的特性导致其在极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差。为了改善该体系的系列稳定性问题,本论文从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对Pb-X化学键的改进手段,系统研究了Te元素掺杂对钙钛矿稳定性的影
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这些特性使得其在光电器件、能量存储和转换等领域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技术应用价值。硒化锡是Ⅳ-Ⅵ族具有层状结构的材料,室温下是正交晶体结构,其带隙与太阳光谱匹配较好,在光电领域具有技术应用价值;此外,硒化锡具有超低的晶格热导,表现出很高的热电性能,在热电能源转换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高质量的单晶SnSe纳米片以
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嵌入式产品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作为计算机视觉的常用技术,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已被用作图像识别、图像检测、图像分割等任务。鉴于CPU、GPU、专用芯片ASIC等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以其高性能、高能效、高
从21世纪开始,智能电能表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使用。智能电能表作为电网的智能终端,对电网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智能电能表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出现计量不准确、时钟跑飞、数据丢失、电网的干扰、雷电干扰、静电干扰、欺诈等问题,本文将重点聚焦于智能电表的可靠性设计,研究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硬件电路可靠性设计,包括电源单元、计量单元、通信单元、负荷开关及电源异常检测电路进行可靠性设计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凭着其可靠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在电动汽车、智能家居、便携式电子终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耦合机构是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耦合机构的设计还存在着传输距离不远的不足之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耦合机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耦合机构主要由线圈和导磁体组成,本文从线圈本身(空间结构和线圈参数)和导磁体形状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具有增距性能的耦合机
自从邓小平同志打开国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国。音频功率放大器类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1-4],现行产品安全标准存在许多安全漏洞[5-7],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新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其安全防护技术。基于该现状,我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工作组在2018年9月5日召开工作组年会并公布了基于IEC 62368-1第三版
本论文主要借助DSC、XRD、色差仪、UV-Vis光度计等仪器优化了无机色料的煅烧条件,研究了着色剂含量对无机色料的晶体结构类型、晶体结构变化、色度变化规律、可见光吸收的影响;利用DSC、XRD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无机色料对次级色料特征温度、晶化特性的影响;通过纽扣实验研究了无机色料含量及烧结温度对次级色料润湿流动性的影响;借助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无机色料对油墨粘度的影响,借助色度仪和扫描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线服装销售额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店面服装销售额,服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购买动机等也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线服装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与传统店面的不同,在线服装更强调高效的消费者浏览行为及其视觉体验;在线服装与其它在线产品所要考虑的设计因素也有很大的区别,如在线食品包装元素通常传递给消费者安全、美味以及环保等信息,在线服装则更强调视觉美感及其与消费者自身搭配的模糊预期。因此,有必要对
换道与超车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广泛的驾驶行为,不合理的换道与超车行为可能导致道路交通拥堵。与此同时,75%的换道事故是因为驾驶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不足。随着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能实时与周围车辆分享路况信息,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CAV环境下的协同驾驶策略能有效提高交通瓶颈的通行效率。车车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家居也开始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从最初的485有线智能控制系统,到433无线技术应用的推广,再到Wi-Fi智能单品的普及,如今,智能无线网关系统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智能无线网关,或是协议单一,或者稳定性差、成本较高,难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为解决市场痛点,本论文设计了采用ESP8266作为主控芯片,并与Zig Bee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