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研究——以承德市T养老院为例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我国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绝对数目和所占比重的增加,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已成为我国社会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开始鼓励其他养老模式,民营养老产业就是我国积极支持的养老产业之一。  本文以承德市T民营养老院为例,通过对该养老院的实地调查,以社会福利民营化为理论依据,研究了T养老院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养老院的运营现状。研究发现,在管理方面,T养老院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财务、安全及设施设备管理良好,主要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在服务方面,膳食结构比较科学,住宿环境符合国家标准,娱乐活动比较丰富,但在护理服务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T民营养老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对入住老人的心理疏导,对专业护理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内部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方式落后,资金匮乏问题突出,外部环境欠佳。在对T民营养老院运营状况和存在问题做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养老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建设良好社会环境方面来讲,政府应该落实相关政策,扩大民营养老机构融资渠道,加强对民营养老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营养老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从民营养老机构能力建设来讲,应该完善运营水平,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入住老人参与管理、吸引志愿者提供服务。
其他文献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早在1999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社会普遍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内地班藏族大学生近十年的内地求学生涯对其生命历程的影响,揭示这个群体如何在自制和他制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塑造新的自我的过程,并考察内地西藏班
农民工由农村来到城市、由务农到务工、由第一产业从业者到二、三产业工人或兼业者,其所拥有的社会身份、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享有的社会权利都发生了变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延续家庭承包经营制的较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然而,对家庭农场雇
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
社会网研究过于强调结构维度,忽视了能动和权力关系。网络交换论在解释网络结构与权力分配之间的关系拥有独到的见解,权力因“排除机制”而存在。不过,网络交换论很少关注现实中
如今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养老方面面临着诸多复杂难题,“未富先老”的迹象逐渐显现出来,包括养老、医疗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日益增长的养老和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