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换中的“关系”效应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网研究过于强调结构维度,忽视了能动和权力关系。网络交换论在解释网络结构与权力分配之间的关系拥有独到的见解,权力因“排除机制”而存在。不过,网络交换论很少关注现实中的“等级关系和强度关系”。等级关系即上、下级科层关系;强度关系考虑关系的强弱,本文分为亲属、朋友和陌生人三类关系。本文将等级关系和强度关系纳入分析模型,通过实地实验探讨“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影响。本文指出,将“等级关系”加入不同类网络连接结构后,会加强资源分配的效果,使三种连接结构均变为一种强权网络。将“强度关系”引入三种网络连接后发现,与中心者关系越紧密者,会获得越多的资源。这两个命题都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部分证实。不过有的连接结构会消除关系因素的影响。由此不难解释在中国的等级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些现象,如阿谀奉承,拉关系,找人请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激烈,使职业女性尤其是中年职业女性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中年职业女性在职场、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等方面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以其幽默、精简、口语化和娱乐化的形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而且它以不拘一格的传播形式,在各大媒介间形成传播接力,以原创,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早在1999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社会普遍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内地班藏族大学生近十年的内地求学生涯对其生命历程的影响,揭示这个群体如何在自制和他制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塑造新的自我的过程,并考察内地西藏班
农民工由农村来到城市、由务农到务工、由第一产业从业者到二、三产业工人或兼业者,其所拥有的社会身份、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享有的社会权利都发生了变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延续家庭承包经营制的较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然而,对家庭农场雇
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