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曾是英国在亚洲最为重要的殖民地,英印殖民政府时期的印度对亚非国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二战后印度通过艰难的斗争获得了民族独立,极大的鼓舞了亚非拉地区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独立后的印度也积极投身到全球及地区事务中去。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本文除注释外,正文部分简称尼赫鲁)是印度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印度教婆罗门种姓;从英国留学归国后投身印度独立运动,其后担任印度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设计了独立后印度的外交战略,他对印度政府的亚洲外交战略思想影响深远。自印度独立到尼赫鲁逝世为止,尼赫鲁一手掌控印度对外政策长达17年,从来没有哪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像尼赫鲁在印度那样一手主宰印度对外政策。尼赫鲁的外交思想在印度政府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国大党保守派领袖、内政部长巴特尔逝世后,国大党“双头政治”结束,印度国内及国大党内部再没有人对尼赫鲁外交政策形成掣肘。在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看来,尼赫鲁是对外政策的建构者和决策执行人。尼赫鲁根据当时印度国内局势、冷战的国际环境以及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提出了不结盟思想,从而使印度获得了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同时也获得了冷战东西双方的援助和第三世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支持。同时尼赫鲁又在世界舞台上塑造了印度追求和平的形象,在亚洲区域内调停朝鲜战争、与中国周恩来总理共同倡导五项基本原则、发起了多次亚洲国家会议等等。尼赫鲁也因此享誉世界。但是,尼赫鲁也曾试图在亚洲区域继承英印殖民政府的殖民特权、置中国国家主权于不顾干涉中国西藏地方内政、忽视中国政府的和平诉求挑起印边界冲突等等。在中印边界战争后,尼赫鲁的外交政策在国内外收到广泛的质疑,尼赫鲁本人也对其对华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收缩。继尼赫鲁之后,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和外孙拉吉夫·甘地先后就任印度总理,这也使尼赫鲁的亚洲外交战略对后续的印度历届政府存在着持续的影响。总体而言,尼赫鲁的外交是从印度本国的视角来考虑问题的。因为其外交理念中现实主义占有很大影响。在尼赫鲁倡导的不结盟和追求和平等理想主义中包含着印度民族利益至上、获得大国身份和实力的信念,这一点在尼赫鲁对亚洲邻国的外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尼赫鲁的外交思想不仅受国际形势和印度国内的基本情况的影响,同时也是印度教传统文化和尼赫鲁的个人经历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