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像解读—博德里亚思想浅析

来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5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学者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1929-)是当代西方学术界全力研 究消费活动和消费文化的著名思想家,是现今后现代理论研究的旗帜性人物,被 誉为“后现代大祭司”。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逐渐成为西方思想界的核心人 物之一,其影响迅速扩大到整个英语世界。 本文在系统研读博德里亚理论著作的基础上,主要对其“拟像”这个概念进 行关注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在博德里亚的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对文化状况的 关注与批判,而“拟像”是理解博德里亚理论的一个关键词。博德里亚理论的突 出特点在于重视文化和符号研究的紧密联系,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符号学、心理分析、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领域的根本观念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博德里亚不仅是一个社会批判理论家,更是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博德里亚的 学术研究充分显示了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的关心 与忧虑。因而论文力图系统地阐释博德里亚“拟像”概念的基本内容,试图以此 作为我们理解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拟像,文化理论,符号价值,后现代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的内涵、特征及成因的分析,以期探索治理风险的有效路径。  风险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但关于风险及风险社会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50年代。风险(risk)
《墨经》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逻辑学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类”的思想。“类”作为中国古代逻辑范畴之一开始于《周易》,成熟于《墨经》。先秦文化具有多元性,不同思想派别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传统工业社会、新型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双重社会转型时期,在这种双重转型时期中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作为带动性的、先导性的力量无疑是
  本文围绕弗洛姆的爱的理论而展开,进而详尽地探讨其人道主义伦理学思想体系。首先,对爱的概念进行溯源,爱在中西方文化里的不同解释以及弗洛姆的解释,突出其在爱的概念上所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