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发展与当代中国文明生活方式建构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传统工业社会、新型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双重社会转型时期,在这种双重转型时期中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作为带动性的、先导性的力量无疑是“科学技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些根本性变化,几乎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和发明而发生的。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知识财富的同时,由于人类自身对科学技术的不当利用产生了炫耀消费、信息焦虑、感情冷漠、信任危机等“病态”生活方式。本文旨在寻求科技发展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平衡关系,研究分析科技发展与生活方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演变过程,进而构想出一种适合中国转型时期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模式,并提出实现这种文明生活方式模式的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内容: 首先,简要回顾科学技术与生活方式的一般理论。 然后从动态的角度对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接着对生活方式各个领域进行了列举分析,同时分析各种“病态”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并阐释当前建构文明生活方式的理论依据和一般原则。 最终提出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学习化、创造型、和谐性、合作性和人性化”等精神内涵的文明生活方式模式,希望为人们改善我国当前存在的“病态”生活方式有所启发和帮助,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并且运用比较、例证等方法,探讨了蕴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的人文关怀意味和在现时代的意义。全文由序言、主体和结束语组成。在序言中
建筑美学是进行建筑创造的指导思想。生态建筑是当代西方建筑中合理地协调建筑与人、建筑与生物、建筑与自然关系的建筑形式。生态建筑美学是能够体现关乎生态秩序与建筑空间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能力建设从本质上说是知识经济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围绕能力、能力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能力建设”的途径方面提供了
2010年,是广西的和谐之年,“和谐建设在基层”的主旋律贯穿其中。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以“九大和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成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广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的内涵、特征及成因的分析,以期探索治理风险的有效路径。  风险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但关于风险及风险社会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50年代。风险(risk)
论述了炉底水管的工作条件,对包扎材料和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详细介绍无水泥浇注料、超低水泥浇注料的技术性能,并采用上述两种新材料包扎和新型包扎形式的生产性试验情况及
《墨经》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逻辑学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类”的思想。“类”作为中国古代逻辑范畴之一开始于《周易》,成熟于《墨经》。先秦文化具有多元性,不同思想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