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CO2混合基质膜相界面形成机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jzs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分离膜技术是实现CO2减排、能源气体净化以及CO2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混合基质膜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膜内相界面对膜性能有重要影响,但目前还缺乏对聚合物与无机纳米填料界面形态及其与混合基质膜气体传递性能关系的系统研究,导致提高混合基质膜性能缺少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针对此问题,本文考察了多种混合基质膜中聚合物-填料界面形态及其对膜气体传递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界面形成机理,提出了定量判定界面空隙通道大小的方法。首先,以聚乙烯基胺(PVAm)为连续相,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二氧化硅(SiO2)、ZSM-5、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NH2)、胺化二氧化硅(SiO2-NH2)和胺化ZSM-5(ZSM-5-NH2)分别作为分散相,在聚砜(PSf)超滤膜上采用刮涂法制备了一系列PVAm基混合基质复合膜。考察了填料种类对聚合物-填料界面的影响,讨论了混合基质复合膜分离层可能存在的结构及其气体传递机理,提出了通过分析纯气体渗透数据判定界面空隙通道大小的方法,也考察了进料气压力对膜气体渗透选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m与填料间的作用力和压力均影响界面形态,界面形态对PVAm基混合基质复合膜的气体传递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随压力升高膜纯气体渗透性能的变化可以判定界面形态,在填料表面引入与聚合物相同的功能基团是提高界面相容性的有效方法。其次,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x 1657)为连续相,以MWCNT、SiO2和ZSM-5分别作为分散相,在PSf超滤膜上采用刮涂法制备了一系列Pebax基混合基质复合膜。考察了填料种类、填料含量和膜厚度对界面形态的影响,讨论了填料严重团聚的混合基质复合膜分离层可能存在的结构及其气体传递机理,也考察了进料气压力、填料含量和膜厚度对膜的气体渗透选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bax与填料间的作用力、填料含量、膜厚度和压力均影响界面形态,随着填料含量增加,填料团聚严重,团聚体间界面形态变得很重要,界面形态对Pebax基混合基质复合膜的气体传递性能有重要影响。再次,以聚醚砜(PES)为连续相,以MWCNT、SiO2和ZSM-5分别作为分散相,采用刮涂法制备了一系列PES基混合基质膜。考察了填料种类和填料含量对界面形态的影响,考察了进料气压力和填料含量对膜的气体渗透选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S与填料间的作用力和填料含量均影响界面形态,界面形态对PES基混合基质膜的气体传递性能有重要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聚合物基混合基质膜界面形态及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聚合物类型影响界面形态及其构效关系。
其他文献
在深空探测任务中,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不能够为航天器提供足够的能源。核电池能够将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衰变热转换为电能,工作时不受寒、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具有较大的质量功率。核电池主要分为温差电池、碱金属热电转换器、斯特林发动机以及同位素热光伏系统。与其他三种核电池相比,同位素热光伏系统具有较高的理论效率,其内部均为固态部件,没有运动活塞,具有优良的可靠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工作方式类似于商业的光伏发电
学位
得益于近年来核物理实验技术的发展,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核素图上远离β稳定线的区域。丰中子核素的单粒子轨道的顺序和相对位置与β稳定线附近的核素间存在差异,会展现出由壳演化带来的不同于稳定核素的新的结构现象,如新幻数和反转岛等。这些现象的研究对于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检验和发展非常重要。在N=20(传统幻数)和N=40(谐振子主壳)附近的丰中子核区,人们发现集体性会突然闯入,增强的四极关联使包含粒子
学位
中苑宾馆建设于上个世纪80年代,1#主楼于1990年竣工,本次改造基于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原外立面装饰做法为100×200瓷砖,面积约8240㎡,需将原有装饰做法全部拆除,重新安装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建筑外立面装修层拆除施工作业及防护问题的关键技术问题。外立面拆除后的材料需运输至地面后外运,材料垂直运输工作量大,脚手架搭设,建筑外轮廓影响大。详细介绍了外立面拆除工艺、附着式电动平台体系、施工中的难点
期刊
重离子熔合反应在星体演化和元素核合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以碳碳熔合为代表的稳定核反应和以氧氖丰中子核熔合为代表的不稳定核反应。受限于极低反应截面、本底干扰、束流强度等因素,这些反应在天体物理能区的精确测量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该区域普遍缺乏可靠的实验数据。这给核反应理论模型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天体演化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因此亟需发展新的实验探测方法来实现实验测量的突破。基于活性靶技
学位
高能强流加速器在核物理基础研究、放射治疗、材料科学、空间辐射、同位素生产以及核能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利用强流高能质子轰击重金属散裂靶产生的高能中子嬗变核废料,同时实现核燃料的增殖,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安全清洁核能技术。ADS的设计以及系统中子学的研究需要精确、可靠的核数据支撑。铍和碳等材料是ADS中强流加速器和次临界反应堆的重要结构材料,而钨和铅是散裂靶的候选材
学位
人工周期结构,能有效抑制带隙频率范围内的弹性波传播,在减振降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设计具有特定带隙频率范围的人工周期结构,已经成为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周期结构带隙设计主要基于两种理论:Bragg散射理论和局域共振理论。本文分别针对几种典型的周期结构,依据Bloch定理,综合应用摄动法、奇异性理论方法,通过对色散曲线分析,确定
学位
束流位置测量(BPM)系统是重离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诊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涉及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是决定BPM系统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等基本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物理实验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实时信号处理算法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充分考虑BPM系统的实时性需求,还需要综合考虑加速过程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通过不同的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实现逐束团位置测量、高速的束流轨道以及高精度低速的束
学位
高辛烷值燃料的高抗自燃特性利于制备均匀的混合气,在拓展发动机清洁燃烧负荷范围方面潜力巨大,高辛烷值燃料压燃燃烧模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压燃燃烧高辛烷值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但常温小负荷时压燃着火困难,高负荷时大量预混混合气同时着火导致燃烧粗暴等问题限制了高辛烷值燃料压燃燃烧模式的应用。本文以发动机试验为主,深入研究发动机的喷油控制参数和进气状态参数对小负荷下汽油压燃燃烧的燃烧稳定性、粗暴性
学位
餐饮废油一步法加氢制备生物燃料可减少航空业碳排放,还可循环利用餐饮废油。本研究深入探讨了USY酸碱改性及其与介孔材料复合对航煤收率和组成的影响,为餐饮废油高效转化合成煤油馏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1、探讨了载体和工艺条件对餐饮废油氢化影响。结果表明,载体酸性越弱、压力和氢油比增加,HDO(加氢脱氧)反应路径选择性增加;高的反应温度和低的压力有利于提高航煤馏分收率;低的反应温度和高的氢油比有利于提高航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的超采使得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并产生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环境地质灾害之一。严重的地面沉降不仅造成河道行洪能力不断下降,同时使蓄滞洪区的水位蓄量关系及洪灾风险发生了变化,对洪水调度和防洪安全均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研究地面沉降对蓄滞洪区的防洪影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利用GIS空间信息技术对大黄堡蓄滞洪区地面沉降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