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人工周期结构带隙设计与计算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周期结构,能有效抑制带隙频率范围内的弹性波传播,在减振降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设计具有特定带隙频率范围的人工周期结构,已经成为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周期结构带隙设计主要基于两种理论:Bragg散射理论和局域共振理论。本文分别针对几种典型的周期结构,依据Bloch定理,综合应用摄动法、奇异性理论方法,通过对色散曲线分析,确定带隙起始频率和截止频率,然后讨论质量比和刚度比等结构参数对带隙的影响,在带隙设计及非线性影响方面进行了探讨。(1)研究了一维三振子周期结构色散曲线方程,利用奇异性理论对其色散方程进行分析,转迁集的计算结果为空集,这表明色散曲线的拓扑结构不随质量和刚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以确定该周期结构的带隙起、止频率,进而提出带隙设计方法并验证。(2)对于一维双组元杆状周期结构,利用集中质量法,将其离散为一维弹簧振子周期结构。分别对离散后得到的不同数目振子周期结构进行了讨论,得到双组元密度比p21,弹性模量比e21和第一带隙起、止频率f的关系曲线,从而提出带隙设计方法。以三振子结构为例进行带隙设计并验证,结果符合设计要求。(3)针对双振子局域共振线性周期结构,得到了带隙起、止频率的精确表达式,分析了两振子质量比、刚度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带隙起始频率低于内部振子共振频率,随着刚度比增加单调递增,而随质量比增加单调递减;而带隙的截止频率只随质量比增加单调递减;带隙范围内,除文献中已报道的等效负质量区域外,还存在等效正质量区域。(4)研究了含有正刚度Duffing振子的声学超材料,得到声频支和光频支色散曲线的一阶摄动解。色散曲线非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项前的系数、Duffing振子稳态振幅、质量比有关。发现Duffing振子的软(硬)特性会导致带隙起、止频率下(上)移,非线性越强这种趋势越明显。讨论了外激励振幅对带隙范围的平移效果和带隙截止频率处的零质量现象。(5)研究了含有负刚度Duffing振子的声学超材料,得到声频支和光频支色散曲线的一阶摄动解。非线性等结构参数对带隙起、止频率的影响与正刚度Duffing振子声学超材料的研究结果类似,但其带隙宽度扩展约2倍。研究了外激励振幅F增加对带隙宽度减少的影响以及带隙截止频率处的零质量现象。(6)研究了含有弱非线性Duffing振子的宽低频声学超材料,利用平均法,求得色散曲线的二阶摄动解,分析了非线性因素对截止频率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非线性因素对截止频率的变化规律,外激励振幅变化对带隙的影响,带隙范围内等效正质量、通带范围内的等效正质量现象以及零质量现象的存在,对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数值验证。
其他文献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ADS)被认为能够有效解决核能发展当前面临的核燃料供应短缺、反应堆运行存在安全风险以及核废物处置困难等问题。铜是射频四级加速器、加速器高频腔和磁铁线圈的重要结构材料;铅或铅铋合金是ADS系统的散裂靶与冷却剂材料;钍可用于核燃料的增殖。此外,在核设施中铜和铅等材料也广泛应用于中子和伽马射线的屏蔽。除核能利用外,在医学领域,基于
学位
对核子内部结构的研究是当前理论和实验研究的重要前沿,电子离子对撞机(EIC)是探索核子结构的理想工具,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目前正在建造EIC,欧洲核子中心(CERN)也计划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基础上建造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LHe C,为了增加我国在高能核物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计划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项目的基础上升级建造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
学位
2017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了我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嬗变系统(C-ADS)中的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CAFe,实现了连续束流25 Me V/0.17 m A,脉冲束流26.1 Me V/12.6 m A的运行指标。由于ADS嬗变系统对束流稳定性有非常高的要求,研究影响超导加速器稳定运行的基础性问题有着迫切的需求和重大的意义。CAFe装置束流不稳定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是超导
学位
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中对快速移动性、高速传输速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众多的4G通信标准中都需要系统可以提供移动速度在350km/h以上的宽带通信服务。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都是4G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OFDM采用多载波调制技术,在提高频带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抑制信道时延和衰落对系统的影响。MIMO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提高了
学位
近年来激光技术的进步促使了超快动力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新的原子物理实验现象不断被发现。一方面,对实验现象的解读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理论的进步也为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导引与指向。本论文针对近年来出现在阿秒瞬态吸收谱研究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开展了数值和理论研究。论文首先对阿秒瞬态吸收谱实验中普遍观测到的Autler-Townes分裂最大值与泵浦探测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开展了详细的研究。虽然在大量的
学位
在深空探测任务中,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不能够为航天器提供足够的能源。核电池能够将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衰变热转换为电能,工作时不受寒、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具有较大的质量功率。核电池主要分为温差电池、碱金属热电转换器、斯特林发动机以及同位素热光伏系统。与其他三种核电池相比,同位素热光伏系统具有较高的理论效率,其内部均为固态部件,没有运动活塞,具有优良的可靠性。同位素热光伏系统工作方式类似于商业的光伏发电
学位
得益于近年来核物理实验技术的发展,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核素图上远离β稳定线的区域。丰中子核素的单粒子轨道的顺序和相对位置与β稳定线附近的核素间存在差异,会展现出由壳演化带来的不同于稳定核素的新的结构现象,如新幻数和反转岛等。这些现象的研究对于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检验和发展非常重要。在N=20(传统幻数)和N=40(谐振子主壳)附近的丰中子核区,人们发现集体性会突然闯入,增强的四极关联使包含粒子
学位
中苑宾馆建设于上个世纪80年代,1#主楼于1990年竣工,本次改造基于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原外立面装饰做法为100×200瓷砖,面积约8240㎡,需将原有装饰做法全部拆除,重新安装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建筑外立面装修层拆除施工作业及防护问题的关键技术问题。外立面拆除后的材料需运输至地面后外运,材料垂直运输工作量大,脚手架搭设,建筑外轮廓影响大。详细介绍了外立面拆除工艺、附着式电动平台体系、施工中的难点
期刊
重离子熔合反应在星体演化和元素核合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以碳碳熔合为代表的稳定核反应和以氧氖丰中子核熔合为代表的不稳定核反应。受限于极低反应截面、本底干扰、束流强度等因素,这些反应在天体物理能区的精确测量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该区域普遍缺乏可靠的实验数据。这给核反应理论模型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天体演化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因此亟需发展新的实验探测方法来实现实验测量的突破。基于活性靶技
学位
高能强流加速器在核物理基础研究、放射治疗、材料科学、空间辐射、同位素生产以及核能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利用强流高能质子轰击重金属散裂靶产生的高能中子嬗变核废料,同时实现核燃料的增殖,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安全清洁核能技术。ADS的设计以及系统中子学的研究需要精确、可靠的核数据支撑。铍和碳等材料是ADS中强流加速器和次临界反应堆的重要结构材料,而钨和铅是散裂靶的候选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