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Eu3+稀土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红色荧光粉因具有很多优异性能而应用于照明新光源、显示显像、核物理和辐射场的探测以及记录、生物医药等领域,因此对稀土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课题通过水热法合成和煅烧热处理制备了特殊形貌的Gd203:Eu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水热反应中Gd3+浓度、尿素沉淀剂和煅烧温度对Gd203:Eu3+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均匀致密的球形带纳米孔的Gd203:Eu3+红色荧光粉的合适条件,并解释了形成Gd203:Eu3+特殊形貌的机理;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称CTAB)表面活性剂对水热法合成Gd203:Eu3+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CTAB对形貌没有太大的影响。对Gd203:Eu3+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表明:其主激发峰在266nm附近,这归属于O2-的2p轨道向Eu3+的4f轨道的电荷迁移带,在266nm激发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射出617nm处Eu3+的特征红光。具有特殊特殊形貌的Gd203:Eu3+红色荧光粉,有望应用于生物分离、药物载体和诊断分析等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 LiGd1-xEuxMoO4)2体系红色荧光粉。确定了最佳锻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900℃和5h;系统研究了 Eu3+掺杂浓度对LiGd1-xEux(MoO4)2发光性能的影响,首次对低Eu3+掺杂浓度LiGd1-xEuxMoO4)2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荧光粉发光强度增强,未发现浓度猝灭;XRD结果表明LiGd(Mo04)2和LiEu(Mo04)2的晶体结构相同,Eu取代LiGd(MoO4)2中的Gd位会使晶格畸变,晶体对称性降低;使用Bi3+作为共激活剂,研究了 Eu3+-Bi3+共掺杂对LiGd(MoO4)2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 LiGd0.93Eu0.07(MoO4)2-x(WO4)x体系红色荧光粉。确定了最佳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900℃和3h;研究了 WO42-浓度对LiGd0.93Eu0.07(MoO4)2-x(WOW)x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Gd(MoO4)2和LiGd(WO4)2的晶体结构相同,LiGd0.93Eu0.07(MoO4)2-x(WO4)x为四方晶相的白钨矿结构,WO42-与MoO42-置换将改变结构对称性,从而影响其发光性能,当x=0.9时,发射光强度达到最大值。LiGd1-xEuxMoO4)体系和 LiGd0.93Eu0.07(MoO4)2-x(WO4)x 体系红色荧光粉在395nm和466nm有很强的激发峰,在395nm和466nm激发光的激发下,都可以发射出617nm处(5D0-7F2)的红光,这与目前使用的紫外和蓝光LED芯片非常匹配,是一种非常有希望应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其他文献
探讨了人工计算与微机计算出的日照百分率偏差问题,认为这与在计算时所取的有效数位有很大关系。经过试验得出工作中计算日照百分率时出现偏差的部分原因就是人工计算数值的精
咯血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自1998年10月~2001年3月,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咯血5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我国研制的AC500"空中轿车"轻型飞机,于2004年12月7日在南京大校场机场首飞成功,填补了国内4~6座轻型飞机的空白.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我院2001年11月~2003年3月,接诊急性CO中毒患者318例,其中56例被误诊,误诊率达17.9%.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硝酸芬替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Discovery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0mmol·L^-1醋酸铵缓冲溶液(70∶30),检测波长为229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