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火作为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集各类艺术形式为一体。这种表演方式,不但传承岁月悠远,而且到现在依旧受到广受大众喜爱。社火采用一种具有动态化特点的手法,记录着农耕文化的文明,并成为其中形式最为宏大、内容最为复杂的盛典仪式和民俗艺术活动,调演传统源远流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吉木萨尔县大有镇,回、汉、蒙、哈等各民族多元文化在此冲击融合,已形成独具一格的社火形态。当前,大有镇社火调演活动通过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彰显出浓厚的区域个性,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最初,来自不同地方的汉族移民们在大有镇安家落业,社火寄托着这一群体对故乡文化的传承和回忆,并在此发展、繁荣。直到今天,大有镇的社火以汉族文化为基础,吸收了维吾尔族舞蹈、回族民歌、蒙古族摔跤等内容,拥有着多元化的演绎方式,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表现。在大有镇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域,各类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认同同样体现在族际之间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方面。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认同,才使得这里的社火调演变得多彩多姿。本文从社火角度切入研究族际互动问题,在分析“社火”演化为“社火调演”的历史源流的基础上,根据访谈和实录整理出该地区社火调演前、中、后期的具体工作和事项。与此同时,本文依据传统社火的历史状况和如今的社火调演现状,阐明其在仪式和功能方面的具体新变,仪式方面包括流程、人员构成以及表演道具的变化,功能方面包括娱人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社区和参演群体文化认同功能的新变,并针对变化元素设计出调查问卷,进一步得出社火新变和本地族际交往的关系。最后,本文对大有镇族际互动背后的心理和认同进行了探究,论证了民族交往和个体心理、文化心理的关系,同时,从民族误解消抹、民族文化交流,以及多元文化、一体认同三方面阐述了该地区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特点,最终发现社火调演促进了大有镇的民族大繁荣,各民族在互动中也继承和发展了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