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还原体系产电菌的分离及其胞外电子传递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铁还原菌在细菌呼吸和生长过程中能够还原多种金属离子,去除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通过胞外电子转移机制将胞内有机物代谢的电子传递到胞外的电子受体,例如固态金属氧化物,使金属氧化物还原。因而,异化铁还原菌在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能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典型的异化铁还原菌以地杆菌(Geobacter,严格厌氧菌)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兼性厌氧菌)为代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能够进行胞外电子传递,是研究最多的产电菌。铁还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代谢形式,与水体、土壤及沉积物中物质循环息息相关。铁的微生物还原对于重金属污染修复有着重要意义,铁还原过程中的产电特性研究能够为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发现具有胞外电子传递特征的新产电菌,对于揭示异化铁还原菌的产电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铁矿土为基础,通过两种方式富集,筛选出多株铁还原菌。并将筛选出的细菌组装双极室MFC。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对电池进行至少三个工作周期的数据采集,得到MFC装置的极化曲线、CV曲线、开路电压曲线、功率密度曲线、内阻等电化学数据。参照常见产电菌的电化学数据,筛选出三株未见报道的铁还原产电菌,分别代号F1,F2,F3。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得到其基因序列,鉴定细菌种类,制作电镜样品,观察细菌形态在未产电及产电条件下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的过程中,这几种细菌出现了纤毛结构。本文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铁还原能力以及铬还原能力的研究,并绘制铁还原及铬还原曲线,以及对应的细菌生长曲线。研究发现细菌具有良好的铁铬还原能力。本文还对筛选出的三株产电菌受二氧化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二氧化钛对碳电极进行修饰,将修饰的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组装半电池,每株细菌分别组装半电池,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记录电池在光照及避光条件下的I-T曲线及细菌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在光照条件下能够提高这三株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效率。同时,对B.cereus strain F1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通过测序数据与各基因、蛋白质数据库例如KEGG、COG、Swiss-Prot等的细致对比,我们掌握了该细菌的生长特性、代谢机理、同源物种等特性,为胞外电子传递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采用改进的多元醇法制备了PtNi(原子比1∶1)质量分数为60%的高金属载量碳载PtNi合金(PtNi/C),通过在450℃下退火处理获得了碳载PtNi金属间化合物氧还原电催化剂.该催化剂对氧还原
第一部分腹腔镜远端胃切除联合三角吻合与传统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后近期效果比较研究目的:比较腹腔镜远端胃切除联合三角吻合(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
本文用Bayes方法处理了已知变点数下二次线性回归模型和Weibull分布的变点问题,文章第二章处理了已知二次线性回归模型中含一个、两个及多个变点数下方差有变化及无变化情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