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附对碳纳米管场发射影响的理论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427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烯卷曲而成的准一维体系,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中空结构、独特的电学、力学和热学等特性。由于碳纳米管的独特的结构域性能优势,其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场发射、氢存储等领域。碳纳米管在这些领域应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掺杂和气体吸附等都会改变碳纳米管的性能。然而,气体分子和原子在碳纳米管不同位置和不同覆盖度下的吸附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带帽的(5,5)型单壁碳纳米管吸附气体后体系的几何结构、吸附能、功函数和态密度的变化,进而了解体系的结构属性和电子属性。具体研究内容有:(1)单个氢原子、氧原子或氮原子分别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的不同位置。氧原子、氮原子、氢原子吸附的最稳定的位置分别是第二层、顶层、底层。吸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氧原子、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吸附,体系的功函数升高,氢原子吸附反之。吸附氧原子,氮原子对价带的贡献主要来自本身的2s和2p轨道,而对于导带的贡献则主要来自2p轨道。氢原子都是来自s轨道。(2)在纯管和镍原子掺杂条件下,不同覆盖度时氧、氮、氢原子在(5,5)型单壁碳纳米管的帽端的吸附特性。无论内部有无镍原子掺杂,氢原子吸附将降低体系的功函数,氧原子和氮原子吸附则使体系的功函数升高。氢原子吸附导致费米能级向导带方向偏移,而氧原子和氮原子吸附后费米能级都向价带方向移动。无镍原子掺杂时,考虑到碳原子的电子贡献,价带的电子贡献主要来自吸附原子和碳原子的s轨道及p轨道。导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氧原子、氮原子和碳原子的p轨道电子,氢原子的贡献来自s轨道。有镍原子掺杂时,镍原子对体系的贡献主要是来自其3d轨道,其他轨道的贡献非常小。价带的主要贡献是氢原子的s轨道、氧原子和氮原子的s和p轨道、及镍原子的3d轨道。导带则是氧原子和氮原子的p轨道主导。
其他文献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100)SrTiO基片上制备了高质量的高温超导YBaCuO (YBCO)超薄膜(最小厚度为25A)和YBaCuO/PrBaCuO(YBCO/PBCO)多层膜.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
该文主要研究了NdFeGa ,在Ga含量不同,以及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的相组成.在特殊的热处理条件下,且当X≥2时出现3:22相,在常规的热处理条件下以及X
该文讨论了用液氨法制备掺杂C超导体及C单晶的生长.可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一,AC 的超导电性及与此相联系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晶格振动谱;二,简要介绍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多晶,
风场信息的测量对于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瑞利多普勒激光雷达是风场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激光频率的锁定。  论文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
该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SrTiO(100),MgO(100)和LaALO(100)上成功地制备了高质量的BaTiO外延铁电薄膜,并研究了沉积条件对薄膜结构的影响以及用BaTiO单晶靶、BaTiO:Ce
该课题对激光腔内加旋光晶片(LAPC)的输出光的偏振和频差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对He-Ne激光器内加入石英晶片的此种激光器进行了稳频实验研究.根据激光器的自洽理论和旋光
该文主要通过光学波导方法来确定液晶层的光学参数及其排列方式.
该论文首先对超导体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总结了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结构特点和分类,以及超导相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关系.在第二章中介绍了主要的实验方法,主要是样品制
为探索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该论文建立了一个能用于纳米尺度结构观察、加工和研究的真空STM系统,并用此系统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应用的尝试.在纳米结构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