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盐类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以及调节自身生活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着支撑和引领作用。海盐文化是指在海盐的生产、运输、分配、销售等环节以及盐民自身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层面上的历史遗存以及精神层面上的思想特质和行为范式。我国海盐业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决定了有其产生的海盐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独特、影响深远。古老的大丰地处黄海之滨,拥有2000多年的海盐生产历史,蕴含了丰富的海盐文化。海盐文化成就了今天的大丰,而且使大丰的草堰、白驹、刘庄、小海、西团、万盈等小集镇浸透着浓浓的咸香。大丰海盐生产始于西汉,在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诸如:丁溪、小海、草堰等重要盐场,以及盘铁、锅撇等制盐工具和煎盐、晒盐等制盐工艺的出现,展现了大丰制盐业的历史发展;大丰海盐文化的物质文化内涵从古建筑、古地名和古遗址等方面见证大丰海盐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丰的城市发展;大丰海盐文化的精神文化内涵从盐风民俗、盐民谚语和海盐文学作品等方面体现大丰盐民的智慧与拼搏精神;大丰海盐的制度文化内涵从盐政机构、盐政官制、盐商垣主和盐民灶丁等方面阐明大丰盐业制度的产生与衍生发展。新时代以来,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题,而旅游便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大丰海盐文化具有旅游观赏、食疗保健、民俗体验和科普教育等旅游开发价值;大丰境内的草堰古镇是重要的海盐文化代表地之一,200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草堰镇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全称为“江苏省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草堰镇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文物古迹等旅游开发优势,但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政策机制不健全、开发与保护力度不匹配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由政府主导,制定相关政策,实现保护与开发双管齐下,挖掘与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大丰海盐文化的旅游开发,不仅对弘扬大丰海盐文化、促进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村落的发展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