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改革需要关注的核心领域。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多的要由教“知识”、教“技能”逐渐转变成学“能力”、学“品格”、学“观念”。教师和学生应当在改革中形成双向互动,将教师主导的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逐渐发展成为由学生主导的以学为主的课堂,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下是怎样的学习状态,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们享有“有质量的教育”就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课堂录像分析技术是在教师教学过程完成后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中丰富而又复杂的教学过程的信息进行编码并进行分析的技术,是我们分析教学、改善教学的重要手段。当前,对于当前录像分析的应用多用于研究课堂的师生交互行为、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板书行为,对学生行为的关注寥寥无几。现阶段我国处于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才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部分。本研究将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与其学习效果的相关性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首先,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对相关概念理论做出了梳理并且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发现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为了使课堂录像能够顺利采集,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课堂录像分析编码的设计与修改,作业完成度评分表的设计与制作,课前准备与目标达成记录表的设计与制作,初中生物理课程兴趣预测问卷的下发与测量。随后,进行课堂录像的采集与数据分析。最后结合课堂录像分析技术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与其作业完成度、物理学科兴趣、班级学习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本次分析中课堂学习行为与学生成绩相对水平中度以上正相关;课堂学习行为与学生作业完成度中度正相关;课堂学习行为与学生物理课程兴趣相关性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