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与追寻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_2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三十年如一日坚持纯文学写作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颇富争议的作家。2011年,他的十卷本《你在高原》系列小说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当代文坛对他的肯定。《你在高原》以宏阔的视野和深沉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精神孤儿艰辛的漫游历程,是一部“长长的行走之书”。“流浪”是张炜在其中始终贯穿的一个主题,通过对这一主题的讲述,他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当代知识分子锲而不舍地追寻自己精神理想的流浪—皈依—流浪之路,并向我们讲述着他在这条路上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他为追寻理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在这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激烈复杂的情感、严肃深沉的历史思考以及他执拗的价值立场。本论文采取主题分析视角,将流浪作为一个切入点,以作品中人物不断流浪、出走为行为要素,对《你在高原》系列小说中的流浪主题进行探究。在笔者看来,流浪主题首先隐含着作者对当代人生存状况的思考,折射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混乱的生存状态以及精神价值选择。另外,流浪主题也反映了作者张炜茫然、求索和内省的灵魂,这是他面对当代社会、文化语境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崩溃的现实世界,这种特立独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抵御现实侵扰的勇气。本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关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分析流浪意识在作品中的表现形态;第三章分别从家族血脉传承、历史以及现实三方面探讨导致人物走上流浪之路的原因;第四章重点分析作者所选择的三条流浪之路——融入野地、重溯历史、走向高原——以及每条道路最终都不免陷入绝境的悲剧,从而得出结论:流浪之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主人公只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他们踏上的是一条永无终结的旅程;第五章找寻流浪的意义——这是一条寻求自由之路,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之路,同时对当代人的精神建构具有现实意义。张炜因迷茫而流浪,在流浪中寻找,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他以此为我们讲述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西西弗斯神话,而他们的追寻也因此如神话般悲壮而又迷人。
其他文献
黄道周一生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漳浦文集》中共收录其诗歌703题,共3000多首。黄道周诗歌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精神,诗歌自然流露出儒学思想,有继承宋明儒学
“一包到底”模式是指高炉出铁、铁水运输、铁水脱硫及向转炉兑铁等过程均使用同一个铁水包,中途不倒包。作为一种高效的铁钢界面模式,“一包到底”模式目前已被首钢京唐、重
DG公司是一个特大型的钢铁企业,正在稳步实现规模扩张,以提升综合竞争力。而钢铁行业是高耗水量行业,DG钢铁公司在扩张其生产规模过程中,为谋求将来的生存空间,决定响应国家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人民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正变为一种全民化的舆论工具。近年来,网络舆情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人民的关注度也越来超高。因此如何有效管理网络舆情是目前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通过传统的压缩原材料、燃料、设备和劳动力成本取得更高利润的空间日益减少,于是人们把目光转移到被称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物流合理化上来。然而
音乐的发展需要通过传播和交流以及学习等方式得以实现,音乐传播需要一定媒介。当前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媒介逐渐具有多元化和信息化等特点,在我国古代传播途径构建的时
以《中国诗学》等著作为代表,华裔汉学家叶维廉在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中积极以道家美学精神溯源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特质,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开辟出了独特的中国诗学研究道路,集中体
李斗,江苏仪征人。他花费近30年时间写成著作《扬州画舫录》,该书较全面的记载了18世纪清代扬州的社会生活状况,可谓是清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论文绪论部分概述《扬州
吴嵩梁(1765—1834)字子山,号兰雪、澈翁,别号莲花博士、石溪老渔,江西东乡县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院教育家。他著述丰富,诗学成就突出,在嘉庆中后期和道光初年的诗坛
<正>二、专题发言(下)(一)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曾文:航空工业应对飞行训练数字化变革的解决方案——高效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飞行员能力素质曾文副总经理的发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