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称自己为“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以区别于当时广泛流行的“自然派”的现实主义。这源于陀氏“发现人身上的人”的创作理想,也决定了其创作的重点由外在世界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由此,陀氏采用了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的创作手法,而梦境描写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法。但陀氏毕竟是位现实主义者,其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传统的。本文在综合考察陀氏创作中梦境描写的基础上,力图证明,梦境描写在陀氏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与其“现代主义先驱”和基督教作家的身份也有紧密的联系。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梦境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塑造。现实主义文学塑造人物的原则,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力求达到艺术上的逼真,这就要求现实主义的艺术家,要尽量揭示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通过梦境描写得以揭示的:通过梦境描写,作家揭示出了人物性格隐藏或鲜有表现的另一个侧面(或阴暗的,或高尚的),而这特别体现出陀氏对人性问题的关注。
其次,梦境描写与社会现实的反映。对社会现实进行如实的描写和刻画,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之一。作为现实主义者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作品当然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陀氏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某些作品中的梦境描写,就是一种反映现实的独特手法:或对现实直观呈现,或表达自己的理想(宗教思想:对“黄金时代”的向往),间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最后,梦境描写与作品情节的关系。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因而对作品的情节叙述也有特殊的要求,即作品的情节要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超出生活经验的情节便被视为虚假或不真实。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在情节的叙述上使用了梦境描写,丰富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手法。应该说,这种叙述情节的手法,同样也能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