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由于其高感染性以及高死亡率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而本研究中的其他3种疫病——亨德拉病(Hedra disease)、尼帕病(Nipha disease)和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 disease)是近几十年新发现的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这是我国首次报道有PPR的发生,作为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疾病之一,PPR严重威胁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需要采取严厉控制和预防的动物疫病之一。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种致使猪只发生100%死亡率的高热性疫病,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虫媒DNA病毒。该病自首次报道以来迅速扩大传播范围,目前已波及非洲、欧洲、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率及死亡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加之尚无疫苗可以预防,一旦发生疫情就会给所在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接壤国家俄罗斯间隔几年就会暴发ASFV,因此,我国要做好预防措施,谨防其传入我国。亨德拉病毒(Hedra virus, HeV)于1994年发现于昆士兰布利斯班郊区的亨德拉镇,1999年在马来西亚的尼帕小镇又发现了一种与亨德拉病毒极其相似的病毒——尼帕病毒(Nipha virus, NiV),由于其与副黏病毒科中其他属成员有显著不同,因此将其独立列为一个属——亨尼帕病毒属。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墨累河谷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和昆津病毒同属日本脑炎病毒群,该病毒属虫媒病毒,分布广泛。该病毒可感染成人和鸟类等,并可导致死亡,是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HeV、NiV和WNV均为人畜共患传染病,且造成人的死亡率很高而被各国广泛重视。除PPRV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飞沫短距离传播外,其他4种病毒均通过中间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ASFV的传播媒介为蜱类,HeV和NiV的传播媒介是蝙蝠,WNV的传播媒介为蚊子(特别是库蚊),这些传播媒介在我国均有分布,且种类繁多,因此,这几种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较大,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特异并同时检测这5种病毒的方法十分必要。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通过分析比较在其保守区域(PPRV的N基因,ASFV的P72基因,HeV和NiV的H基因以及WNV的PrM基因)各设计了两套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各筛选出了一套引物和探针。同时通过对45份蝙蝠样品、38份猪脏器样品和20份小反刍兽分泌物等临床样品的检测显示,除阳性标准品外,其他均与空白对照一致,说明本研究中建立的Taqman模式的并联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这5种病原体的参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