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高脂高胆固醇饲养的C57BL/6J小鼠和apoE基因缺陷(apoE-/-)小鼠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并观察丙丁酚对高脂血症小鼠机体PON1及氧化状态的影响,探讨丙丁酚影响高脂血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随机将C57BL/6J小鼠和apoE-/-小鼠各30只分别分为基础饲料组(ND)、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组(HFHC)和高脂高胆固醇+丙丁酚组(HFHC+P)。基础饲料组仅饲以小鼠标准饲料,高脂高胆固醇组饲以添加15%猪油和0.25%胆固醇的饲料,高脂高胆固醇+丙丁酚组饲以添加15%猪油、0.25%胆固醇和0.5%丙丁酚的饲料。动物喂养12周,摘眼球取血。小鼠处死后取材,采用苏丹IV染色检测主动脉内膜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HE染色小鼠肝脏,光镜下观察肝脏内脂肪空泡。采用酶比色法及直接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采用相应的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氧化LDL(ox-LDL)、C反应蛋白(C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水平。采用改良的Eckerson的测定方法,通过比色定量检测血清对氧磷酶1(PON1)的活性。采用RT-PCR检测小鼠肝脏PON1和CRP基因的表达。 结果: 动物饲养12周后处死。血脂测定结果显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显著增加C57BL/6J和apoE-/-小鼠血脂水平。而与两种小鼠各自的HFHC组比较,丙丁酚可以显著降低高脂高胆固醇饲喂的C57BL/6J小鼠血清中TG、TC、HDL-C和LDL-C水平(P<0.05),而对apoE-/-小鼠的血清TG、TC和LDL-C水平也可降低(P<0.05),但效果不如对C57小鼠的作用显著。苏丹IV染色显示C57BL/6J小鼠主动脉内膜面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如apoE-/-小鼠明显,经丙丁酚处理后,C57BL/6J小鼠和apoE-/-小鼠主动脉内膜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均减少。肝脏组织 HE染色显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以明显增加小鼠肝脏的脂质蓄积,与HFHC组比较,两种小鼠经丙丁酚处理后其肝脏脂肪空泡减少。检测氧化-抗氧化平衡相关的指标发现,高脂血症小鼠MDA及ox-LDL的水平增高(P<0.05),而T-AOC和SOD水平降低(P<0.05)。经丙丁酚处理后,高脂血症小鼠的T-AOC和SOD水平上升,MDA及ox-LDL的水平则降低(P<0.05)。与基础饲料组相比,血清中PON1的活性及肝脏PON1 mRNA的表达也在HFHC组降低,而HFHC+丙丁酚处理组较HFHC组升高(P<0.05)。检测血清中CRP和GST的活性以及分析肝脏CRP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FHC组较普食组高,而HFHC+丙丁酚组较HFHC组低(P<0.05)。 结论: 1.丙丁酚可以降低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小鼠的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2.丙丁酚可以减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的肝脏脂质的蓄积、肝脏损伤及氧化应激水平。 3.丙丁酚可以增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的PON1基因表达水平,增强血清中PON1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