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幻听(Auditoryhallucinations,AH)是精神分裂症的标志性症状之一,但其神经认知基础仍然不明。幻听与真实语音一样,具有特定的身份特征。语音身份是幻听重要的现象学特征。伴有幻听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语音身份识别障碍。幻听症状语音身份识别的神经基础仍然未知,与幻听症状改善间的关系也尚不明确。鉴于与语音识别相关的神经基础涉及听觉皮质,我们假设与正常语音身份识别相关的脑区可能参与了幻听的感知。 目的:验证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中存在的语音身份识别现象是否与正常语音识别相关神经环路中局部脑区激活及功能连接障碍有关。 方法:入组26名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3名男性正常志愿者。患者组均符合DSM-IV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根据有无幻听分为幻听组和非幻听组,均为13例。所有受试者均完成听觉注意测验(auditoryattentiontest,AAT)、韵律测验(rhythmscale,RS)和语言流畅性测验(verbalfluencytest,VFT)并在执行语音识别任务时进行fMRI扫描。比较三组受试者间执行语音识别任务时脑区激活及脑区间的功能连接模式的差异以及患者组治疗前后的改变。 结果:患者组在AAT、RS及VFT中的表现差于健康对照组(p<0.05)。幻听患者组在AAT中的表现差于非幻听患者组(p<0.05)。神经影像学分析发现,幻听患者组在语音识别任务下右侧颞上回激活显著减弱(p<0.005,未校正,体素值>20)。幻听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及非幻听患者组相比,在执行语音识别任务时右侧颞上回种子区与右侧额上回间功能连接减弱(p<0.05,蒙特卡罗模拟,体素值>389),非幻听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功能连接无显著性差异(p>0.05);幻听患者组中额-颞叶间功能连接与语音识别的正确率成正比(spearman相关,r=0.562,p=0.045)。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幻听患者组较之非幻听患者组右侧颞上回种子区与右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增强更加显著(p<0.05,蒙特卡罗模拟,体素值>389);幻听患者组中额-颞叶功能连接增强程度与幻听改善程度成正相关(spearman相关,r=0.596,p=0.035)。 结论:本研究发现听觉联合皮质与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中语音身份的识别有关,相应脑区的激活异常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异常与幻听症状中的语音身份识别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可使幻听患者组受试者语音识别任务下异常的功能连接正常化,此种改变与幻听症状的改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