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骼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骨胶原纤维形成的层次结构和无机液晶中各向异性纳米单元的有序结构极为相似。受到其相似之处的启发,论文围绕羟基磷灰石液晶行为进行了探究。在本论文中,采取了液-固-溶液(LSS)的合成策略,通过油酸或柠檬酸钠辅助水热法成功的制备出了形貌均一、分散效果好的一维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并研究了其液晶相转变和复合材料的性质。论文中首先研究了油酸与乙二胺和油酸与钙盐的摩尔比以及水热时间、水热方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初步探究出了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实验条件。随后优化了实验方案,系统的研究了水热方式对于所合成颗粒的影响,并选取了最优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油溶性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进行了液晶行为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口烧瓶中采取低温常压水热处理时所制备的颗粒呈细线状,长度为228.23±99.22 nm,环己烷中的浓度为1wt%时分散液无明显沉淀;在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后所制备的颗粒呈规则短棒状,长度为51.46±31.37 nm,其1wt%分散液有明显沉降。当提升分散液的质量浓度时,经过三口烧瓶低温常压水热处理后的颗粒能够出现各向同性相向液晶相的转变,转变的临界浓度为15.2wt%。而经过聚四氟乙烯高温高压水热处理后的颗粒分散液则不能出现液晶相转变,初步认为是所制备颗粒的长径比较低导致的结果。此外三口烧瓶中合成的颗粒在其它非极性溶剂中也能表现出类似的液晶行为转变。最后论文利用所制备的水溶性羟基磷灰石初步探究了其与聚乙烯醇(PVA)复合材料的性质,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HA-PVA复合膜材料中HA的含量对其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所制备的HA-PVA块状材料在经过热压处理后,能够控制材料的厚度,且在偏振光下展现出极强的液晶织构。这些结果都表明了这种复合材料在医学、生物学领域都可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