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纳米插层电流变液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c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通常是高介电常数的微小颗粒分散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当对它施加电场时,其粘度、剪切强度瞬间变化几个数量级,表现出固体的性质,具有快速可逆的特点。 高岭土有机插层复合物是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粘土矿物和有机化合物的综合性能,本项研究综合了几种廉价原料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插层的方法,改进电流变性能的思路。在介电极化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与极化相关的介电参数和电流变效应之间的关系,制备了二甲基亚砜/高岭土复合微粒和羧甲基淀粉插层高岭土的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二甲基亚砜和羧甲基淀粉插层高岭土对电流变行为的影响,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 1 采用直接插层法制备了二甲基亚砜/高岭土复合微粒,用XRD、FTIR对复合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进入了高岭土的层间,层间距由0.715nm增加到1.110nm,形成高岭土有机插层材料。对复合颗粒所配制的电流变液测试了介电和流变学性能,随着二甲基亚砜插层率的提高,介电常数,电导率,损耗角正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实验表明,插层复合物电流变液剪切强度为600 Pa(E=3kV/mm,γ=5s-1),是插层前的6倍,漏电流密度小于20μA/mm2。同时这种电流变液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抗沉降性,插层复合物介电性能的改善是造成流变学性能提高的内在原因。 2 通过羧甲基淀粉的二次插层,结合XRD图谱,红外图谱及SEM图分析可知,CMS的插层引起了高岭土片层之间的剥离,其单一片层分散于羧甲基淀粉中,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对介电和电导性能的测量显示羧甲基淀粉插层引起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升高,其介电常数是纯土电流变液介电常数的2.07倍,是羧甲基淀粉电流变液的1.78倍;电导率是纯土的2.73倍。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活性获得大幅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静态剪切应力值是纯高岭土电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流变液的3.6倍。并发现梭甲基淀粉的加入量与电流变性能有密切关系,组分质量比接近1:1时,出现了较强的协同效应,电流变效应最强。这些因梭甲基淀粉插层而导致的高岭土介电和电导性能的变化可解释CMS插层所导致的高岭土电流变行为的变化。 此外,由于高岭土层间被剥离并分散于梭甲基淀粉基体中,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得到明显改善,其工作温区大幅扩展(1090℃)。不仅如此插层还提高了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抗沉降性(30天80%未沉降)o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的存储越来越离不开数据库系统的支持,而Oracle数据库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从众多数据库系统中脱颖而出,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
炭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炭纤维增强炭(以下简称C/C)是一种高级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但是,C/C复合材料的价格昂贵、工艺复杂等问题严重影响
扩张蛋白是一类具有松弛细胞壁功能的多基因家族蛋白,研究表明它在植物整个发育进程中,如器官大小、形态建成、果实成熟及脱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扩张蛋白对根的生长发育
一、背景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脑卒中发病
本文对捷联惯性导航(SINS)系统和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对SINS/GPS组合导航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组合导航中的滤波技术,本文对多种组合导航滤波算法进行
如何经营过伐林,使其保持好的林分结构,是使林分生态系统在经营情况下正向演替和产生较高效益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以长白山过伐林区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油田投入开发以后,由于岩石物性的差异,各油层组之间的采出程度压力状态不同,相应地,其注入水的推进程度也不一样。这种由油层非均质性引起的开采不平衡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是非常严
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威胁,促使发达国家不断调整能源战略,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纳入国家长远的政策目标,推动能源开发和能源节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集中式大规模发电已经不能满足电能清洁生产和能源高效利用的要求,分布式电源凭借环境友好以及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配电网优化调控大多是在多时间尺度框架下控制分布式电源出力,未考虑储能、无功补偿装置等多种灵活性资源的有功无功功率协调配合,且未对优化后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价展开研究。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针对配电网运行优化与综合评价问题,从空间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利用ScAl合金靶(含Sc质量分数10%)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衬底温度的Sc掺杂AlN(ScAlN)薄膜.利用X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铁电测试仪的电流-电压(I-V)模块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