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度最高的生物实体,在海洋微食物网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海洋病毒生产和降解过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论文对中国南海及西太平洋海区中浮游病毒的丰度、生产力和降解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浮游病毒生态特性的作用。研究海洋环境中横向和垂向传输对南海病毒生产和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低荧光病毒丰度主要是由海洋物理化学因素所影响,而高荧光病毒丰度主要受生物因素所影响。中国南海海区高荧光病毒生产力与低荧光病毒生产力受不同的因素所调控:高荧光病毒降解率主要受自养浮游生物所影响,而低荧光病毒的降解可能是由多种因子联合调控。研究表明升温和提高光合有效辐射都能促进病毒降解,且低荧光病毒对增加温度和光照的敏感性高于高荧光病毒。暗示在紫外线穿透不了的真光层水层中,光合有效辐射对病毒降解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升温能增大病毒裂解量从而增大病毒生产力。病毒生产力相对于温度的增长率显著大于病毒降解率相对于温度的增长率,暗示未来全球变暖会加速表层海水中病毒的周转速率,促进微食物环中的营养物质的流动。研究表明淡咸水混合区抑制病毒生产,促进病毒降解。而盐度的变化对淡水来源的病毒影响大,对海水来源的病毒影响小。研究表明沉降过程中营养盐对于病毒生产力的控制要强于温度的控制,而病毒降解率主要受温度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