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接替产业选择与政策建议——以濮阳市为例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现有400多座资源型城市,在全国城市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逐步失去矿产资源优势后,这些数量众多的资源型城市就会面临严峻的发展困境,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经济转型的压力。如何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实施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众多资源型城市的紧迫问题,也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论文基于石油资源城市濮阳市的经济转型实例,以其如何选择接替产业为研究对象,希望方法和结论能为濮阳市经济转型提供决策帮助,并为其他资源型城市选择接替产业提供借鉴。其中,城市的选择,多维度模型的应用,和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政策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论文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首先进行了文献检索与查阅,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析。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与评价是科学选择接替产业的基础。论文依据濮阳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区域产业结构定量分析理论,对濮阳市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工业化阶段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建立了接替产业选择的PCDL模型,并运用此模型从工业化阶段、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动力和区位四个维度对濮阳市的接替产业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以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化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五个主导产业作为濮阳市接替主导产业群的首选产业。  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最后针对濮阳市如何对选择出的五个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问题分别给出了政策建议。并从如何建设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给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濮阳市整体产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依托电子商务的“淘宝村”应运而生,自2009年起,网络零售额逐年快速攀升,全国各地区“淘宝村”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淘宝村”的发展,借助网络拓展了农村市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与东盟国家时,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畅想,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
2010年《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西部地区应积极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处中西部地区腹地,资源丰富
在当前的司法模式中引入带有判例法色彩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由此引起了法学理论界激烈争论。制度需求力量的不断壮大促使决策者将无休止的争议搁置一边,审慎而